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莒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1941年析莒县南部置县。1993年,全县设6镇、19乡、935个行政村,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总人口973035人,县人民政府驻十字路。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39年,日本侵略军对滨海抗日根据地开始大规模进攻,在泰(安)石(臼所)公路沿线安设据点,将莒县辖区分为南北两部分。为适应斗争的需要,中共鲁东南特委决定撤销中共莒县县委和莒赣临边区工委,建立中共莒南县委和莒北县委。中共莒南县委的活动范围是泰石公路以南原莒县的一区、二区、六区的部分区域和七区、八区、九区、十区的全部(包括莒县县城),总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历史上称为“大莒南”。1940年12月,根据中共鲁中区党委五地委决定,以大店北部的浔河为界,将大莒南划分为莒南、莒中两个县。1941年1月,成立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辖新划分的汀水、大店、路镇、洙边、扁山、坪上、壮岗等7个区,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1945年9月,莒临县、沭水县、卢山县撤销,原3县所属的7个区和1943年底划属日照县的薛庆、址坊两个区同时划归莒南县,构成莒南县现辖区域范围。1956年2月,临沭县撤销,划入原临沭县辖的4个区,1961年临沭县恢复后莒南县辖区仍保持1945年9月时的范围。 莒南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2.7℃、降水856.7毫米,无霜期200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434.6小时。地势北高南低,东北部多山地,中、东、南部为丘陵,西部为平原,平均海拔高度200米。境内长于10公里的河流31条,分为两大水系。流入黄海的,称滨海水系;汇入沭河的称沭河水系。境内最高峰为马山主峰,海拔662.2米。最大水库为陡山水库,库容总量2.9亿立方米。主要矿产有金、铁、铜、煤、重晶石、沸石、石墨、花岗岩、白云岩等。重晶石、沸石的蕴藏量均居全省首位。石墨为省内稀有矿产。白云岩、花岗岩储量大,是上乘的建筑雕刻材料。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高粱、地瓜、谷子等。主要油料作物有花生、大豆、芝麻等,其中花生单产居全国第一,总产居全国第二,为全国花生商品基地县。其它经济作物主要有西瓜、蔬菜、白柳条、桑、黄烟等。畜牧业主要以饲养猪、牛、驴、羊、兔、鸡、鸭、鹅为主,是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林木资源共有49科、146种。1993年全县林地面积51.45万亩,林木覆盖率21.3%,木材蓄积量81.78万立方米,经济林面积35.4万亩,干鲜果品总产8168.7万公斤。板栗的面积、产量及管理水平均居全国前列,为全国板栗高产优质示范基地。中药材400余种,蟾酥产量居全国首位。 县城十字路,因纵横两条古道在此“十”字形交会而得名。1265年(宋咸淳元年)莒州万户重喜奉旨筑十字路城,设兵驻守,成为鲁东南重镇。新中国建立后,逐步发展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3年城区面积20.25平方公里,人口7万。县城地理位置优越,东近黄海,西连内陆,兖(州)石(臼所)铁路横穿城区,岚(山头)济(宁)公路、青(州)新(浦)公路交会于此。东至岚山头、西至临沂,南至青口,北至莒县均约50公里。离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港、连云港不足百公里。县城有全国县级面积最大的卧佛寺公园,全市县级最大的体育场。在临沂市率先开通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并与国内、国际联网。 莒南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据考证,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已发现旧石器点8处,新石器遗址24处,商周以来的文化遗址50处。1975年在莒南大店发掘出两座春秋时期的莒国殉人墓,出土铜器89件,乐器31件。从出土的精美铜器和乐器足以证明这里当时就有高度发达的铜器制造业,证明莒南人民早就擅长歌舞。明代大白常村人王•,在朝为官51年,先后辅佐过宪宗、孝宗、武宗和世宗四代皇帝,官至左都御史,独持一朝风纪。 自汉代起这里就不断发生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赤眉军、红袄军、红巾军、捻军、幅军都曾活动在莒南一带。大铁牛庙村抗倭民族英雄孙镗,不仅武艺高强,且有忠心报国之志。明嘉靖三十二年,为抗击倭寇侵犯,孙镗弃商从戎,倾其家财,招募乡中豪杰,组织抗倭队伍。翌年春,在松江府石湖桥抗倭战斗中不幸以身殉国,嘉靖皇帝敕赠为光禄寺署丞。 鸦片战争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和解放,莒南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特别是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以来,莒南人民在黑暗中见到了光明,在迷惘中找到了出路,从此跟定共产党,奋斗不止。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8月莒南优秀儿女的代表谢辉、张子亮立即组织起抗日武装,竖起保家卫国的大旗,成为莒南县第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1940年,莒南人民在中共莒南县委的领导下加强根据地建设,全境获得解放。 1941年12月19日,日本侵略军、伪军1000多人包围沭水河畔的渊子崖村,英雄的人民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没有被吓倒,没有屈服,全村男女老少千余人凭借围墙、炮楼用土炮、鸟枪、大刀、木棍、石块与来犯之敌展开激烈的战斗。战斗从上午8时持续到下午4时,从阻击战发展到巷战,为保卫家乡的每一寸土地,英雄的儿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全村有147人英勇牺牲,打死打伤日本侵略军100余人。为纪念牺牲的烈士,沭水县政府在这里建立烈士陵园,滨海专署授予该村“抗日楷模村”的光荣称号,渊子崖被誉为“山东抗日第一村”。 1942年6月,中共山东分局、省战工会、省参议会、八路军115师师部等领导机关移驻莒南县,自此,莒南县成为全省党、政、军指挥中心。一大批中共高层领导人和抗日将领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年8月3日,国民革命军111师爱国将领常恩多在莒南这块英雄的土地上,举起了“锄奸救国”的义旗,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八•三举义。为支援举义部队,驱逐叛军,山东军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连续发起3次甲子山反顽战役,战斗的胜利使莒南县成为滨海区唯一无敌、顽占领区的巩固根据地,从根本上扭转了滨海区的困难局面,为开辟滨海北部地区,打通滨海与胶东的联系创造了条件,莒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 1943年1月,中共山东分局确定莒南县为分局实验县,受山东分局和滨海地委双重领导。莒南人民没有辜负中共山东分局的厚望,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在血与火的斗争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为革命斗争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创造出无数辉煌的业绩。1944年5月,大店开展“查减”斗争,穷苦的农民向鲁东南一带最大的封建堡垒宣战,号称“马行百里不吃别姓草,人行百里不宿别家店”的庄氏地主第一次受到人民力量的冲击,昔日逼穷人“出鹰殡,筑鹰坟”的“庄阎王”在怒不可遏的人民群众面前理屈词穷低头认罪。翻身的农民扬眉吐气,砸了鹰碑,平了鹰坟。被压迫人民的千年苦水得以倾诉,千古奇冤得以昭雪。大店的“查减”斗争涉及到3县、10个区、64个村、612户农民。中共莒南县委对此写出长达6万字的总结,中共山东分局在机关刊物《斗争生活》上全文刊载了这份总结,并发出通知将莒南县“查减”斗争经验推广到全省,这对整个山东乃至全国的“查减”斗争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斗争结束后中共莒南县委及时把群众高涨的政治热情引导到发展生产和团结抗战工作上。全县随即掀起生产自救、参军参战的热潮,到处是一片火热景象。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莒南得到迅速的发展壮大。山东省新华书店、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先后在莒南成立,中共滨海区党委机关报《滨海农村》在莒南创刊,《大众日报》社、山东文协、抗大一分校、山东大药房、省实验剧团等新闻、文化、卫生机构都曾长期住在莒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滨海五个兵工厂也长期设在莒南。1945年8月13日,山东省政府在大店镇宣告成立。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各级党政干部、部队官兵、文艺新闻工作者与莒南人民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在抗日战争中,莒南县有13698人参加八路军,66740名青壮年参加抗日自卫队,761名英雄儿女为国捐躯。 解放战争时期,莒南的拥军优属、参军支前、大生产运动等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盛况空前。农村成立合作社,组织群众纺线织布,支援前线。1946年12月,在中共莒南县委、莒南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县上下齐动员,在7天的时间里组织起支前常备民工12000人,制作担架2500副,小车2000辆。1947年1月第一批6000名民工开赴前线,服务8个月,荣膺“钢铁担架队”称号。11月第二批随军担架队5000名民工相继开往前线,随军80天,辗转千余里。1948年6月第三批民工3000人,随军5个月,跋涉4000里,圆满完成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济南战役的支前任务,11月莒南县又组织常备担架1000副,小车8000辆,常备民工和子弟兵团23000余人,分批开赴前线支援淮海战役。1949年莒南民兵编为华东子弟兵团第十六团一营,随军南下,转战一年,荣获“跋沪六省支前模范营”称号。 莒南县的土地改革运动,自1946年7月中共滨海地委确定莒南县筵宾区为地委、县委实验区开始,到10月全县基本完成。1947年5月根据滨海地委的部署,莒南县开始土改复查工作,10月根据滨海地委指示,停止实行“从反特入手搞土改复查”的方针,运动中“左”倾错误开始纠正。至1950年秋全县结束土改工作,有54510户农民分得土地。年底,县人民政府向获得土地的农民颁发土地证,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废除,实现了耕者有其田。通过土改运动,党员队伍得到锻炼与发展,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对于推动参军、支前、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解放战争期间,莒南人民竭尽全力,支援前线,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对革命无限忠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全县共有4600人参加解放军,1189人壮烈牺牲,30万人次出工支前。为推倒“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950年,莒南儿女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有920名青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中,莒南人民的优秀代表刘兴元、杨家祥、谢辉等成长为新中国的高级干部。1992年春节,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来莒南老区,调查研究,在朴实的群众中,总结出“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以后,到1993年全县共有35360名青年应征入伍,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健康成长。 莒南农业资源丰富,莒南人民善于吃苦耐劳,素有以农为本的思想,但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制约下,生产力受到束缚,1936年粮食亩产仅为92.75公斤。经过共产党领导下的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农业生产得到发展。1944年中共莒南县委带领全县人民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树立劳动标兵,开展劳动竞赛,涌现出了郑信开荒、薛大娘创办养牛合作社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整个莒南根据地大生产的歌声到处飞扬,到处是一片男耕女织的动人景象。1945年在滨海区党委召开的全区劳模大会上,莒南县有38人被评为滨海区劳动模范,占全区总数的1/5。在大生产运动中莒南人民开荒劈岭,打井开渠,改良土壤,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粮食产量得到提高。工商业也得到了促进和发展。到1944年底,全县拥有大、小织布机1240架,平均每村2架,1945年全县纺线485万公斤,织布12万匹。卷烟、酿酒、皮革、印染、造纸、印刷业也逐渐兴盛。 新中国建立后,莒南人民以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在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党的工作重点由战争转向生产建设。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开始走向有计划稳定发展的轨道。1952年2月,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何家店建立,到1955年全县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这期间,莒南县创造出许多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先进典型。1954年,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为解决农业生产合作社缺乏记帐员的困难,办起记工学习班。1955年10月中共莒南县委将这一经验整理上报,12月27日毛泽东主席为这篇文章写下了按语。高家柳沟的经验被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农村业余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全国有13个省、市、自治区的上万人次到这里参观学习,新西兰、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日本等国家也先后组团到这里考察。1955年王家坊前新建农业合作社发动社员投款投物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困难。这一经验材料,也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批示,对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57年,厉家寨大山农业合作社的干部群众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修整“三合一”梯田的经验,他们治山治水的创业精神,为全国的山区农田基本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1957年毛泽东主席为他们的经验写下了光辉批示。国务院授予厉家寨“英雄社战胜了穷山恶水”的锦旗。是年,在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上,莒南县的厉月举、李义丰、钮恩升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厉家寨人民战天斗地的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大众日报》多次报道。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厉家寨事迹的专题影片。包括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在内的全国各地、各级组团到厉家寨参观的络绎不绝。“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被作为治山治水的口号响遍全国。 1949年至1956年这7年间莒南的工农业总产值从6335万元增长到8924.4万元,增长40.87%。 1958年,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全县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脱离实际的口号。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实行“一平二调”,加上之后的3年严重自然灾害,致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人民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1960年县委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全县人民在生活上开展“低标准,瓜菜代粮”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克服困难,共渡难关。莒南人民不愧为具有光荣传统的老区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响应党的号召,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与自然抗争。这期间莒南县建成了石泉湖、陡山、相邸、大山等大、中型水库,为修水库淹没良田3.04万亩,搬迁村庄31个,拆除房屋35900间,移民26305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1961年春,莒南人民全面总结“大跃进”以来的失误与教训,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特别是经过1963年以后的“学雷锋”和“学习焦裕禄”等运动,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蓬勃向上,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1964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312.4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厂矿、学校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一大批领导干部靠边站,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工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1970年,一批被“罢官”的领导干部被充实到“三结合”的领导班子,特别是1971年粉碎林彪反党集团以后,基层党组织得到恢复。到1972年,“文化大革命”中被“罢官”的干部中有95%以上恢复了领导职务。这期间,莒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学厉家寨”的运动,掀起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全县16处公社都设立了冬季农田基本建设的主战场,男女老少齐上阵,把瓢一块、碗一块的土地,整成高标准的“三合一”梯田,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农田面貌大为改观。莒南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果先后在中央农展馆和广州交易会上展出。1975年莒南县成为山东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县,继而又被评为山东省第一个全国学大寨先进县。从1957年到1976年的19年间,莒南县的工农业总产值由7480.3万元增加到19126.9万元,增长155.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莒南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及时搞好工作重点转移,开展拨乱反正和落实政策工作。改革的浪潮首先在农村展开。1980年全县开始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到1983年以“大包干”形式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县普遍推开。这一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单产由1977年295公斤猛增到1983年的586公斤,接近翻了一番。全县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1985年2月,中共莒南县委、莒南县政府对农村实行第二步改革,重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1988年,莒南县被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黄淮海农业开发项目县”,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1989年在经济领域开展治理整顿,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冬天全县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工1700万个,投资2000多万元。1993年中共莒南县委、莒南县政府向全县提出了“万众一心抓经济,富民强县奔小康”的奋斗口号,大力发展“三高”(高效、高产、优质)农业。在全县建立起农村“十大基地”,即花生生产基地、烤烟生产基地、白柳条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加工基地、蔬菜生产基地、板栗生产基地、苹果生产基地、桑蚕生产基地、生猪生产基地、大牲畜生产基地。莒南人民在治穷、治愚、致富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到1993年底,全县已建成5条农业经济带,即从板泉到大店以白柳条、桑蚕生产为主的经济带;从相沟至演马以板栗、茶叶生产为主的经济带;从•山到文疃以苹果、杂果生产为主的经济带;从官坊到坊前以苹果、板栗生产为主的经济带;从厉家寨到柳沟以发展樱桃为主的经济带。实现了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总产值达到104866万元,比1978年增长4.5倍,比1949年增长16.4倍。 工业领域的改革从1986年开始,中共莒南县委就进一步简政放权、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搞活企业作出决定,坚定不移地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1988年确立“重工强农”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1991年国务院批准莒南县为对外开放县,享受对外开放地区的一切政策。1993年中共莒南县委、莒南县政府决定建立莒南工业开发区,成立工业新区管委会,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办公,一个图章生效”的办法。4月,中共莒南县委、莒南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首先在食品、石雕石刻、柳编、磨料磨具、地毯、建筑安装等行业组建企业集团,形成规模经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到1993年底,县内共有化工、机械、电子、纺织、塑料、陶瓷、服装、建材、印刷、制革、工艺美术、食品等工业企业6914家,其中县营91家,乡(镇)营132家,村及个体和联营企业6691家。名牌产品有195曲轴、飞鱼牌油灰刀、6YS-90型立式手动液压榨油机、回兰牌铬鞣山羊正面服装革、玉皇牌花生油、大鹏牌磨具、崂山牌磨具、十佳运动鞋等。乡镇企业成为全县经济的主要支柱,总产值达到179800万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3%。199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2240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7.9%。是1978年的62.4倍。 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49年全县财政收入为259万元,1956年为531.2万元,1978年为1119.1万元,1988年为2744.9万元,1993年达到6446万元;1978年农民人均总收入只有89元。1993年增加到1331元;1978年全民职工人均收入482元,1993年提高到2987元。大多数农户住上了新瓦房,部分农户盖起了楼房,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高档生活用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1993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47691万元,其中居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7197万元。全县银行存款余额达到75141万元。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辉煌的业绩。1943年,山东省战工会和滨海专署确定莒南县为教育改革实验县,青年教师张建华在洙边区刘家莲子坡创办了“庄户学”,被授予“山东省教育英雄”称号。到1949年,全县小学由抗日战争前的93处增加到209处。1971年6月,《红旗》杂志刊登了省、地、县三级联合写的调查报告《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好业余教育》,介绍了高家柳沟10多年来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经验。1974年11月,全省业余教育工作现场会在莒南召开。1976年,全县扫除青少年文盲。1991年,莒南县被省教委、农业厅、科协、团省委、省妇联授予“七五”期间科普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到1993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学校601处,幼儿园656处,在校学生16812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全县共有教职工11569人。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1993年,全县共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11530名。科技事业自1978年至1993年,获县级以上科研成果168项,其中获国家专利1项,省级28项,地厅级42项,县级97项。现有科技研究所(站、组)28处,各类专业科技人员9133人,其中获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2546人。 革命战争年代,莒南是根据地中心,上级文化团体驻在莒南,因此,这里产生了灿烂的革命文化。1941年,山东省八大剧团在渊子崖举行了规模宏大的10天文艺会演。此后,全县从上到下掀起了文化活动高潮,村村锣鼓响,庄庄有剧团。新中国成立后,莒南县建起了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图书馆。随着经济的发展,到1993年,县城建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新华书店、广播电视台、体育场、公园、剧团等文化体育设施。各乡镇都建立了文化站、电影队、广播放大站、业余剧团。全县共有农村文化大院868处,乡镇文化中心18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1993年5月,莒南县在临沂地区第一个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文化先进县称号。 卫生事业蓬勃发展。1941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设立卫生科,开始组织兴办卫生合作社。1946年,成立了第一处公立医疗机构--大众诊所,1948年改建为县立医院。1952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建立甲子山医院,还建立了妇幼保健站、卫生防疫站、皮肤病防治站、结核病防治所、药品检验所等卫生机构。1984年,建立县中医院。到1993年,县城有医院3处,乡镇有医院22处,农村卫生室1384处,拥有病床91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6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9人,中级职称的196人。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天花、霍乱、黑热病已在全县绝迹,疟疾、丝虫病基本消灭,地甲病、地氟病基本得到控制。199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2‰。 莒南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颇多。位于境内北部的马山,山势陡峭,气势雄伟,古为莒州八景之一。南宋嘉定九年,红袄军将领杨妙真率部在此山下寨,抗击金兵,留下许多遗迹。山下三面被大型水库环抱,山水相映,景色诱人。坪上镇大铁牛庙村的“铁牛”,为目前世界石铁陨石之最,1991年该村在“铁牛”陨石处为明代抗倭英雄孙镗建一座仿古式纪念堂。县城北部的虎山卧佛,是继四川乐山大佛、辽宁千山大佛之后发现的又一自然大佛,卧佛前有唐代修建的卧佛寺,莒南县政府确定在此修建卧佛寺公园。甲子山孙膑洞、大白常村王•祖茔、省政府成立纪念馆、115师纪念地等都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 莒南人民历经沧桑,创造过许多辉煌,也经历过不少艰难曲折。莒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翻身解放的道路,莒南英雄儿女前赴后继,艰苦奋斗,赤胆忠心,坚定不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写下了灿烂的历史篇章。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