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政府

莒南县行政区划沿革

来源:县民政局时间:2024-11-21 打印

莒南县西周时为向国地,春秋时属莒国。秦属琅琊郡莒县。西汉置高乡县,属徐州琅琊郡,一度为高乡候国,东汉省;又于向国故城置郫县,属徐州琅琊郡,东汉亦省。三国魏,西晋属青州域阳郡莒县。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属东莞郡莒县。北朝东魏置义塘县,属南青州义塘郡。隋开皇间废,地仍属莒县。唐、五代属河南道密州莒县。五代时沿唐制,仍属河南道密州莒县。北宋时属京东东路密州莒县。金时属山东东路莒州莒县。元时属益都路莒州莒县。明属青州府莒州。清代地域多部属山东布政司沂州府莒州。民国时期,地域随莒县和临沂县先后属岱南道、济宁道、琅琊道、山东省政府。民国18年(1929),莒县划为10个区,民国20年(1931),区下设332乡镇,10区中九、十两区的全部和七、八两区中的部分乡镇属莒南县现行区划。

1940年3月,莒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莒南地域的大部属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西南部仍属临沂县第五区。1940年5月,在莒县南部设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莒南行署,在莒南地域代行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职权。同年9月,莒南行署撤销,改设莒南视导处。

1941年1月1日,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隶属于滨海区各县联合办事处。1941年8月,隶属于滨海专区。1943年6月,隶属于滨海区专署第三行署。1945年4月,隶属于滨海行署第三专区。1946年7月,隶属于滨海专区。1948年7月,隶属于滨海专区。1950年4月,隶属于沂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3年8月,隶属于临沂专署。1968年3月,隶属于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隶属于临沂地区行政公署。

1981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许口人民公社更名为石莲子人民公社;撤销路镇人民公社,恢复十字路镇。

1984年撤销16处人民公社,设立四个镇、21个乡,共25个乡镇,分别是十字路镇、大店镇、坪上镇、板泉镇、小官庄乡、石莲子乡、狮子口乡、涝坡乡、文疃乡、朱芦乡、道口乡、筵宾乡、柳沟乡、厉家寨乡、岭泉乡、山扁山乡、刘家庄乡、相邸乡、坊前乡、官坊乡、相沟乡、洙边乡、演马乡、壮岗乡、团林乡。

1985年4月,撤销壮岗乡,设立壮岗镇;撤销文疃乡,设立文疃镇。将小官庄乡改为王家沟乡,乡址迁至王家沟;将狮子口乡更名为陡山乡。

1994年9月,撤销山扁山乡、朱芦乡、洙边乡、相邸乡、王家沟乡,设立山扁山镇、朱芦镇、洙边镇、相邸镇、王家沟镇。山东省地名委员会以鲁地名委发〔1994〕19号文批复,同意莒南县将山扁山镇更名为北园镇,将王家沟镇更名为汀水镇。1994年11月,撤销坊前乡,设立坊前镇。

1996年8月,撤销筵宾乡、团林乡、岭泉乡,设立筵宾镇、团林镇、岭泉镇。

1996年12月,撤销石莲子乡,设立石莲子镇。

1998年4月,撤销涝坡乡,设立涝坡镇。

2001年1月,莒南县由17个镇、8个乡调整为16个镇、2个乡:十字路镇(北园镇、官坊乡部分)、大店镇(陡山乡部分)、坪上镇(厉家寨乡)、板泉镇(刘家庄乡)、朱芦镇、坊前镇(柳沟乡部分)、相邸镇、洙边镇(演马乡部分)、石莲子镇、团林镇、涝坡镇(陡山乡部分、柳沟乡部分)、道口乡、相沟乡(官坊乡部分)、文疃镇、岭泉镇、筵宾镇、壮岗镇(演马乡部分)、汀水镇。(括号内的为被撤并的乡镇)

2009年9月,撤销莒南县十字路镇设立十字路街道办事处。

2011年8月,撤销汀水镇,将其原行政区域并入石莲子镇。撤销相邸镇,将其原行政区域并入坊前镇。

2011年9月,撤销莒南县道口乡,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道口镇。

2013年12月,撤销莒南县相沟乡,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相沟镇。

截至目前,莒南县共辖1个街道、15个镇:十字路街道、大店镇、板泉镇、坊前镇、文疃镇、洙边镇、筵宾镇、岭泉镇、石莲子镇、涝坡镇、道口镇、相沟镇、坪上镇、壮岗镇、团林镇、朱芦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