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导言
临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书法名城和中国温泉之城,是最具山东传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是沂蒙精神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类型丰富的旅游资源。“十三五”期间,临沂市旅游业稳步发展,旅游业正逐步成长为临沂市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十四五”时期是文旅融合后的第一个五年,临沂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接蓝、古今辉映,进一步提升文旅大市发展水平”,临沂旅游发展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本规划通过系统梳理“十三五”期间旅游发展成果,诊断存在的问题、梳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立足临沂实际,高点定位、锚定目标,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助推临沂文旅产业迈上新高地。
第一章 发展背景
“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纳入了临沂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总体布局、强力推进。201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8169万人次,增长8.82%,实现旅游总收入851.41亿元,增长12.5%,旅游业正逐步成为临沂市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19年,市委、市政府将文化旅游产业列入临沂市“十优”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明确了未来五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旅游供给体系快速稳定发展。2020年末,全市A级景区170家,其中5A级2家(全省共13家)、4A级26家,四星级以上饭店9家,四星级以上民宿2家,旅行社10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省级以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92家,省级旅游商品研发基地15家。旅游供给要素配置不断优化,旅游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域旅游扎实推进,沂南县被评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沂水、河东、蒙阴、费县被评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第二章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照“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综合实力在全国地级市中进位次、人均占有在全省提水平”目标定位,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全域一体、主客共享的理念构建全域旅游发展高地,以沂蒙精神为统领,打响“沂蒙红”红色旅游品牌,坚持“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接蓝、古今辉映”为宗旨,充分发挥临沂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优势,努力把临沂建设成为国家著名休闲旅游城市。
“十四五”期间,将紧紧围绕优化研学旅游“红线”、壮大生态旅游“绿线”、启动水上旅游“蓝线”、创新文化旅游“古线”的“四线”旅游发展思路。践行沂蒙精神,打造国家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做足水上文章、催生蓝色经济,以水上旅游带动城区旅游,打造国家级、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挖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争创历史文化名城等。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品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到2025年,临沂市全域旅游发展取得重大进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现代化旅游经济强市。
第三章 旅游区域发展布局优化
统筹考虑临沂市旅游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文旅资源禀赋,构建“一核引爆、四线交融、集群发展、全域驱动”的空间发展格局。
研学旅游红线。高效整合和利用全市优质红色文化资源,以沂蒙红色精神为引领,重点打造五条红色研学精品线路,通过红色大交通串联、红色旅游龙头带动,形成一批红色精品景区、一批红色文艺精品、一批红色旅游深度体验项目支撑的全域红色旅游发展格局,开发红色文旅与生态体验、历史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红色文化传承线。
生态旅游绿线。串联各县区绿色生态资源,加快大蒙山旅游提升,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乡村旅游、自然研学为一体的全国知名的山地型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水上旅游蓝线。利用主城区“八水绕城”的碧水蓝天旅游资源和温泉等资源,大力开发水上观光、水上运动、文化演艺、滨水休闲、温泉康养、滨水度假、航空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繁荣发展蓝色经济。
历史文化古线。挖掘临沂兵学文化、东夷文化、汉晋文化、“七圣”文化,依托各类文化遗址、文博场馆,大力开发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全国知名的兵学书法研学基地、文物考古旅游目的地。
坚持全域理念,对区域内与旅游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努力实现共建共享,宜居宜游,处处是风景,处处可旅游。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以全方位、全空间的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章 提档升级与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
主城区文旅提升工程
针对临沂市主城区旅游服务功能相对较弱、配套不足等问题,依据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和临沂市文旅产业发展的要求,规划将临沂市主城区旅游发展作为旅游发展的核心和重点之一,通过完善主城区旅游项目体系和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建设高品质旅游吸引物,激活引爆主城区。
临沂红色旅游提升工程
临沂各区县红色旅游发展要和而不同,特色化开发,防止红色旅游内卷化发展。重点开展沂蒙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程、沂蒙精神国家文化公园创建工程等。
A级景区高质量发展工程
在文旅融合发展新阶段、消费者需求新变化的趋势下,要发挥4A级以上景区龙头带动作用,采取提档升级、更新换代、完善业态等方式,依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探索新形势下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始终满足供给侧的线上线下、物质与文化等多元需求,不断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加快、加大力度探索景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带动临沂当地经济和就业,实现产业价值。
第五章 区县发展指引
加强全域统筹,依托各区县资源优势,依照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理念,以文旅融合为发展依据,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质量,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兰山区以历史文化为引领,以商贸会展、水上娱乐为特色,不断充实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休闲以及城郊乡村旅游等功能板块,进一步提升打造“商都水城·夜色兰山”城市旅游目的地品牌,加快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临沂国际化大商城。
罗庄区以产城融合、创新发展为引领,依托工业遗产和花木产业,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打造“活力新城˙魅力罗庄”旅游品牌。以工业文化促进罗庄城市有机更新,以工业遗产为锚点,唤醒大众记忆;通过陶瓷、花木等文化产业引导创客聚集,融入文创、展览、休闲娱乐等功能,打造后工业旅游和创意产业集聚区、工业研学旅游新聚点。
河东区放大温泉康养等资源优势,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引领,全力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温泉康养度假型旅游目的地。立足“两河时代”的国际生态城,着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休闲旅游“后花园”。
郯城县进一步打响“银杏之都·幸福郯城”的旅游品牌,放大“银杏之乡”优势,构建“一区两带”全域旅游总体布局,打造鲁南苏北重要旅游目的地。
兰陵县依托儒学兰陵、诗酒兰陵、山水兰陵、红色兰陵资源优势,打造文化体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争当全市打造长三角后花园主力军,努力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量。
沂水县重点依托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旅游区,带动周边文旅产业组团式发展。不断提升景区质量,“十四五”期间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沂南县依托“红绿古泉”资源优势,立足对接长三角打造临沂后花园定位,以红带绿、以绿映红,打造乡村休闲康养度假目的地。
平邑县入围新一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打造鲁南苏北文旅新高地、长三角休闲旅游“后花园”主阵地、国际生态休闲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
费县打响“长寿之乡·生态费县”形象品牌,构建“一城两带五廊三板块”的发展格局。以乡村旅游、生态养生旅游热潮为契机,打造省内最佳养生旅游目的地。
蒙阴县打造新旅游模式下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地域文化浓郁、服务设施完善,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养生度假、山地运动、红色教育、研学旅行、自驾房车等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莒南县打响“齐鲁红都·滨海绿城”旅游品牌,打造国内知名红色旅游胜地。重点推进重点项目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景区业态;促进景区转型升级,同时串联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
临沭县打响“好客山东·乐游临沭”旅游宣传口号,围绕自然风光、红色文化、田园休闲三大主题,抢抓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两河时代”等重大战略机遇,通过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培育亮点,把临沭打造成为临沂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花园卫星城。
高新区打响旅游品牌,打造“两镇一带四园区”的文旅格局,打造国内知名的商务会展旅游地、山东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以及临沂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战略支撑和新兴载体。
第六章 产业融合升级
升级传统旅游要素,实现餐饮特色化、住宿标准化、交通体系化、旅游精品化、购物创意化、娱乐体验化等,大力实施文旅融合战略,以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为目标,重点推进夜间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影视旅游和商贸旅游等八大融合业态,带动旅游消费升级。坚持以文旅带消费,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消费场景,培育壮大新零售、宅经济、首店经济、美学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以高水平供给创造消费新热点。以全域化为发展理念、文旅融合为基本路径,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传承革命文化基因,落实全域旅游、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对接长三角等国家、省、市总体战略部署,建设全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高地、红色文化旅游高地。
第七章 旅游品牌推广
构建以“亲情沂蒙·红色临沂”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结合全域旅游建设发展“水城商都·活力临沂”“山高水长·生态临沂”“文韬武略·红嫂家乡”“温泉之城·康养临沂”四大旅游子品牌,形成立体式的旅游大格局,形成整体合力,实现优势互补。
重点打响红色旅游品牌。整合全市红色旅游资源,找准各区县合作点,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行多方跨域协作,形成沂蒙红色旅游线路,发挥集群优势。将临沂市融入到全国红色旅游大潮中去,在合作与竞争中打响沂蒙红色旅游品牌,提高沂蒙红色旅游品牌在全国知名度。
扎实拓展省内市场,重点把握国内市场,精准对接海外市场。三类市场共同开拓,通过精准定位、精确营销,有效触达目标客群,全面提升临沂市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扎实推广临沂市旅游品牌。创新营销推广模式。实行“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政府主导,文旅牵头,多部门与企业积极配合,发挥公众主动性。深化“水城商都·活力临沂”等品牌形象塑造。利用现代网络营销,通过微博、微信、抖音、B站、快手、直播带货等新媒介新方式,扩大临沂旅游影响力。
第八章 保障措施
建立党政统筹、部门联动的全域旅游领导协调机制,明确旅游业作为临沂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厕所、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平台、安全救援、自驾游、自助游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城市旅游等旅游吸引物类型齐全品牌突出,旅游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旅游配套业态特色化,旅游业带动性强,与文化、红色、工业、教育、康养、体育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旅游综合监管制度体系完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机制完善,旅游目的地品牌体系完整,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积极破除全域旅游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智慧旅游发展,规划“一心、两端、三网”智慧旅游框架体系,指导临沂市及各县区智慧旅游建设落地。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旅游集散体系、旅游厕所配套等公共服务体系。在财政扶持、土地供给、投融资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强化政策扶持。实施洁化绿化美化工程,倡导文明旅游,营造良好的全域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