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政府
朗读

关于莒南县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财政局 打印

——2021年2月2日在莒南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莒南县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报告提请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是财政迎难而上、更加积极有为的一年,各种风险矛盾交织叠加,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财政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在严峻形势面前,全县财政部门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要求,减税降费得到全面落实,支出结构得到合理优化,民生重点得到较好保障,全县经济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保障“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47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同口径增长10.8%,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370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0%,同比增长0.1%。当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一般债券转贷收入及调入资金等391472万元,收入共计619951万元。当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上解上级支出、债务还本支出等76246万元,支出共计619951万元。收支相抵,实现收支平衡。

2020年莒南县总财力490385万元,其中用于“三保”财力444782万元(保基本民生164758万元、保工资271080万元和保运转8944万元),占比91.0%;预算执行中各“三保”预算项目标准均不低于中央和省规定标准,全年支出490385万元(保基本民生164758万元、保工资271080万元和保运转8944万元),其中“三保”预算支出444782万元,占比91.0%,不存在“三保”保障缺口。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42412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67.4%,增长66.7%。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66188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66.5%,增长51.5%。当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上级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专项债券转贷收入及上年结转等314630万元,收入共计738750万元。当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加上专项债务还本支出、上解上级和调出资金支出76863万元,支出共计738750万元。收支相抵,实现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自2020年起,企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上划隶属省市统筹,县级财政按规定相应标准予以配套,上述保险收支预决算由省市按级次统筹核算。养老保险部分,2020年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6104万元,支出35982万元;机关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0276万元,支出59758万元,累计结余129002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3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48万元,完成预算的102.4%。当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加上上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补助收入15万元,收入共计648万元。当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共计648万元。收支相抵,实现收支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预算执行数据是初步汇总数,2020年决算编制完成后,部分数据可能会有所变化。

二、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落实情况

(一)强化资金支持和政策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面对严重疫情,财政部门主动出击,突破常规,按照既要保防控又要促发展的要求,始终不断的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一是从资金上加大保障。为保障疫情防控有效推进,及时调整追加预算,全县安排财政专项疫情防控资金12882万元,支持疫情防控救治及应急物资保障,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安排下达特别抗疫国债14797万元,特殊转移支付7883万元,支持公共卫生体系、教育基础设施、农村危房改造、水利交通水毁等项目建设,夯实疫情防控的后勤力量。

二是从税费上利企惠民。把减税降费坚决落实到位,按照普惠制原则,强化部门协作和宣传辅导,大力拓展“非接触式”服务,全年各税费种综合申报率为99.3%,网上申报率为99.9%。全县4970户(次)企业享受减税降费36050万元,71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00万元以下设备器具一次性计入成本优惠税款18692万元,1451户(次)企业办理出口退税42200万元,85户企业延期申报税款523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三是从政策上减负纾困。围绕减轻患者负担、提高疫情防治人员待遇、保障医疗防控物资供应、复工复产等,梳理88项财税政策措施,发布政策操作指南,对企业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为政策落地服务到家。第一时间开启国库集中支付快速通道和政府采购绿色通道,确保疫情防控一线的资金使用和物资采购快捷便利。大力推行财政业务“网上办、不见面”模式,让部门和群众办事不因疫情而受影响。

(二)强化专项投入和资金整合,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把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聚焦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以“保障投入、优化方式、促进成效”为目标,构建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的财政支农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4494.5万元,投入总量增长13.2%,有力保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完善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按照“能整尽整、应整尽整”的原则,建立县级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池,累计整合乡村振兴专项资金71075.5万元,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推动城乡要素顺畅流动、合理配置。

二是加快资金支出。统筹库款,加大授权支付比例,以年度涉农资金整合方案为依托,及时将到位涉农资金推送至相关部门,缩短文件传递、预算下达、资金分配等环节时间,确保于30日内全部下达。简化财政投资评审、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工作程序,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对扶贫资金支出实施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充分利用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全面掌握扶贫资金投入、拨付、支出等情况。

三是强化资金监管。跟踪项目实施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执行扶贫资金县镇村三级公告公示制度,主动、及时公开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到账、分配、使用情况,实现扶贫资金信息可检索、可核查、可利用。

(三)强化增收节支和财力提升,统筹抓好组织收入和支出保障。强化预算刚性,严格预算执行,保障预算执行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强化组织收入。始终把组织收入摆在财政工作突出位置,财税部门全力配合,努力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在落实好减缓免税费政策的基础上,分解细化月度收入任务,通过税收保障平台,强化涉税信息推送,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通过最大限度地增收来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收入缺口。抓龙头企业带动,促园区提质增效,带动全县财政收入稳长不降,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10.8%,达到“十三五”期间最好水平。

二是厉行节约支出。加强支出控制分析,坚持“三保优先”的支出原则,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在年初预算安排“三个压减、四个严控”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对公务接待费、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再压减10%,对11月份仍未支出的培训费及其他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全部收回,机关事业单位一律不增加编外人员经费,千方百计保障工资性支出和教育、社保等民生重点项目支出需要。

三是提升县级财力。多措并举,拓宽收入渠道。加大土地、矿产等国有资源的出让及收益力度,统筹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盘活存量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存量结余结转资金、财政暂付款项定期进行清理、收回,全年共争取各项转移支付资金247585万元,县级财力达到490835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7.7%。

(四)强化改革创新和效益评价,统筹推进财税改革和绩效管理。全面落实改革攻坚年要求,聚焦省九大改革攻坚任务,以改革提效率,以管理促效益,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效能。

一是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加强重点行业税源管控,推进房地产行业“1+3+5”全要素管理,实施房地产开发过程中61个项目的全程监管;对加油机添加税控模块,加强数据监控分析,当年增加增值税542万元;加快水资源税远程在线监控平台建设,应纳已纳取水单位56家,力促节水增税;对全县5073户企业所得税实施汇算清缴,清缴面达99.6%,首个个税汇缴年度申报人数2.02万人。在产业、环保、教育、科技等领域推行“大专项+任务清单”资金分配机制;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推动基金与项目精准对接;将政府采购整个交易环节全部纳入“山东省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平台”管理,实行电子化交易,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建立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不断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积极稳妥、形式多样地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加快“僵尸企业”处置,完善《县属国有企业机构设置与编制管理办法》和《县管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财金、水务、城投、城发、交运五大集团组建完成并运营。全面实施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全年完成移交65家,加快推进退休人员到社区报到,助力国有企业轻装上阵。

是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出台《莒南县县级政策和项目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莒南县县级部门单位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莒南县县级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工作规程》、《莒南县县级项目支出绩效财政评价和部门评价工作规程》等制度,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选取13个部门15个县级重点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涉及财政资金1.37亿元,评价结果作为年度预算安排、财政资金分配、政策调整、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积极稳妥地做好县直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管理试点工作,选取5个部门,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积极推动部门整体预算绩效评价;选取2个县级重点政策和项目开展全周期跟踪问效,更好的凝聚政策和资金两个合力,及时纠正政策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偏差。

(五)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统筹推进财政运行和风险防控。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的底线,盯住短板弱项,以扎实有效的措施,严防发生区域性风险。

一是兜牢民生底线。2020年,全县民生支出43763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2 %,10大重点民生实事全面落实落地。围绕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施稳岗返还政策扩围提标,全县发放稳岗返还资金977万元,稳定就业岗位5249个;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力度,支持发放创业贷款8012万元。围绕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县实现教育支出136021万元,增长27.1 %,支持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3所、幼儿园22所,将8所幼儿园纳入普惠性幼儿园。围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居民养老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标准。“8.14”洪涝灾害发生后,紧急下达救灾救助资金3433万元,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围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卫生健康支出43881万元,增长25.9%。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74元;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50元。围绕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投入1089万元支持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在完善镇街“五小”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执行镇街事业人员交通补贴,2021年计划再提高乡镇工作补贴标准,逐步实现乡镇工作人员平均收入高于县直同职级人员20%以上。

二是筑牢发展底线。积极争取新增专项债券7.5亿元,中央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等新增直达资金27421万元,及时分配下达,加强管理,全程监控,年底全部实现支出,体现了疫情防控和助企纾困导向,直接惠企利民,直达民生。兜住“三保”底线,全县“三保”总支出444782万元,县乡工资及时足额发放、部门镇街正常运转、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到位;围绕环境保护,筹集资金3236万元,加快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投入资金9040万元,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三是积极防范化解风险。稳妥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严格控制债务风险等级,有序化解存量政府债务。2019年以来,在专项债券规模增加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抓收入、增财力,全县政府综合债务率保持稳定。围绕防范债务风险,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债务预警监控,及时偿还债券利息,通过发行再融资债券等方式,全年化解存量债务25936万元,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随着2020年各项工作圆满收官,“十三五”规划确定的财政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完成。回顾过去的五年,全县财政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财政发展步履坚实,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县财税部门准确把握形势,认真贯彻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变的发展要求,努力克服结构性减税等政策影响,充分利用综合治税平台,完善税收征管协作机制,凝聚收入征管合力,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十二五”末增加3.4亿元,年均增收0.68亿元。在合理控制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财政收入结构明显改善,期间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提高到91%,税收占比达到最高水平。财政总收入、收入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二是财政保障能力大大提升。坚持把“三保”支出放在财政支出的优先位置,确保国家省定工资、民生等政策落实到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较“十二五”末增加18.5亿元,年均增支3.7亿元,其中民生支出177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8 %以上。在保障财政供养人员正常增资情况下,自2019年4月在全市率先与市直同职级人员工资标准拉平,执行“同职同待遇,同市同待遇”政策;始终将财政资金向“三农”扶贫领域倾斜,“三农”投入增长35.6%,扶贫专项资金投入累计达4.9亿元,涉农资金整合累计达18.1亿元,保障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三是财政管控能力不断增强。财政宏观调控方式进一步完善,调控精准度进一步提升,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建立了县乡两级共建共享、富有活力的新型财政体制,实现了1994年以来最大一次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付日趋便捷,国库支付、非税收入电子改革率先完成;重组财金、水务、城投、城发、交运等五大国有集团,解决了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盘活了现有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加快建立,预算管理改革深入推进;财政投资评审、政府采购管理、债务风险防控等全面增强,预算绩效管理、法治财政等建设迈上新台阶,财政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三、2021年预算草案

(一)编制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力促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统筹发展和风险防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持续推动财政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预算安排基本原则

2021年,根据对经济形势的总体研判,综合考虑主要经济预期指标和各项收支增减因素,预算安排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强化预算刚性,以收定支。深化零基预算和全口径预算,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综合平衡,树立财政运行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财税政策相衔接的理念,积极适度安排收入预算。坚持科学安排支出预算,加大存量、增量资源统筹力度,合理确定支出规模。

——强化过紧日子,有保有压。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根据财力和实际工作需要分轻重缓急安排各项支出,集中力量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保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

——强化绩效管理,精打细算。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全面清理低效支出,无预算不支出,建立当年预算执行与下年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

(三)2021年收支预算总体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48630万元,同比增长8.8%;税收比重87.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80836万元,同比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调入资金、债券转贷收入等403434万元,预计总财力65206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上解上级支出、债券还本支出71228万元,支出共计652064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安排平衡。

2021年莒南县预计总财力523970万元,其中可用于“三保”财力预计435407万元(保基本民生168355万元、保工资258107万元和保运转8945万元),占比83.1%;预算编制中各“三保”预算项目标准均不低于中央和省规定标准,全年预计支出523970万元,其中“三保”预算预计支出435407万元(保基本民生168355万元、保工资258107万元和保运转8945万元),占比83.1%,不存在“三保”保障缺口。

2.政府性基金预算。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19137万元,下降48.3%,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出让收入预计减少。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87961万元,下降41.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债券转贷收入350571万元,收入共计56970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加上调出资金、上解上级、债务还本等支出181747万元,支出共计569708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安排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根据我县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2021年按照25%的比例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安排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815万元,按照“量入为出,不列赤字”的原则,安排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815万元,临港区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4.社保基金预算。从2020年起,县级社保基金预算仅包括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14083万元,增长38%,其中:社会保险费收入41342万元,财政补贴收入70635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安排107289万元,增长52%,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07072万元。当年收支结余679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35796万元,主要是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结余。以上收支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养老保险提标所致。

(四)县级重点支出安排意见

2021年,安排县本级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支出(含镇街教育上划人员)和正常运转经费224963万元。在此基础上,统筹县级财力安排重点项目支出115729万元,具体如下:

--安排卫生健康专项资金14823万元,主要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基层医疗卫生校机构基本药特制度改革补助等。

--安排社会保险及退离休人员财政补助16687万元,主要用于企业养老保险补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补贴等。

--安排医疗保障和救助资金14289万元,主要用于居民医疗保险配套、医疗救助等。

--安排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资金12767万元,主要用于城乡低保、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救助。

--安排优抚抚恤安置资金11900万元,主要用于退役士兵安置补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等支出。

--安排公共安全及社会综合治理资金4957万元,主要用于基层网格员、镇(街)校园安保、巡防、消防等支出。

--安排基层组织运转经费10428万元,主要用于基层运转、村干部报酬补贴等。

--安排教育发展资金12419万元,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困难学生资助、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等。

--安排宣传文化专项资金858万元,主要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及65周岁以上购买有线电视服务、文化惠民、基层文化中心提升等。

--安排科技发展专项资金4127万元,主要用于科技发展、产学研合作、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等。

--安排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10473万元,主要用于支持扶贫成果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水库维修加固以及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等。

四、完成2021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围绕高质量发展,加大财源培植力度。科学研判经济形势,把财源培植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首要之举,立足做大财政收入总量,利用产业和资源优势,进一步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精准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把支持科技创新、新旧动能转换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持企业加快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带动内外经济双循环。继续严格执行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开展财源调查,强化税源监管,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加大税务稽查力度,推进依法诚信纳税,营造良好税收环境。同时,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财政收入局面,推动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

(二)围绕民生重点保障,全面优化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支出结构,树牢“政府过紧日子、人民过好日子”的思想,继续压减“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行政运行成本,把“三保”放在财政支出的优先位置,确保国家制定的基本民生、工资政策落实到位,实现民生、发展、运转“三大板块”比重两升一降,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合理。持续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加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大“三农”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投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支持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支持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加快建设智慧型城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确保各项惠民政策有效落实。

(三)围绕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全面落实零基预算和全口径预算,更加注重绩效,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重点项目监督,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实施重要政策和重点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开展重点支出及重大投资项目事中绩效跟踪和事后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预算安排挂钩,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增强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透明度。逐步推进项目支出全过程绩效自评工作,完善绩效管理、绩效监督、绩效考核体系,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确保国有资产有序流动而不流失。加强法制财政建设,规范财政运行机制,推进财政运行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精细化。

(四)围绕财政运行安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政府债务风险实时监控,加快政府债券资金支出,妥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决遏制新增债务。积极争取债券资金额度,严格按照“开前门、堵后门”的原则,统筹全县重大项目,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把握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地方政府债券余额间的平衡关系,加大隐性债务偿还,确保地方政府债券按时足额还本付息,不发生一起地方政府债券风险事件。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强国库动态监控管理,继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向纵深发展。

“十四五”已经扬帆起航,做好2021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监督指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抢抓新发展机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新莒南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以往所指的“地方财政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或“一般预算收入”。按照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预算法》,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统一改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政府性基金收入: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经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政府性基金,以及参照政府性基金管理、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资金。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反映各项基金收支的年度计划。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以国家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形成的收支预算。

5.税收返还:是指1994年分税制改革、2002年所得税和营业税收入分享改革、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2017年增值税“五五分享”改革后,对原属于地方的收入划为中央和省收入部分,给予地方的补偿。

6.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财政体制和政策规定,给予下级政府的补助资金。现行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可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专项转移支付由下级政府按照上级政府规定用于办理特定事项。

7.结转结余收入:结转是指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年终尚未执行完毕,或因故未执行且以后年度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是指预算安排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8.上解支出:是指下级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或财政体制规定,上解上级政府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保留下来的原体制上解、出口退税专项上解及2013年体制调整分成上解等支出。

9.特别国债:是指为应对新冠肺炎影响,由中央财政统一发行并安排使用,专项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的国债资金。

10.特殊转移支付:是指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基层“六稳”“六保”工作,弥补市县减收增支和县级“三保”缺口,中央财政安排下达的特殊转移支付补助资金。

11.直达资金:按照国务院和财政部部署要求,2020年起对特别国债和特殊转移支付资金,以及部分直接惠及企业和保障民生的新增转移支付资金,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监管制度,实行资金直达机制,确保相关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12.“1+3+5”全要素管理:是指找准一个管理载体,建立房地产业税源管理电子档案共享平台;抓好以项目管理为主线、以节点管理为控线、以行业模板为导线的“三线法”管理;完善分项目登记表、月销售统计汇总表、分项目已纳税费统计清册、分项目应纳税费统计清册、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款计算表五个台账。

13.六稳、六保:是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4.五小工程:是指镇街机关建设的食堂、宿舍、澡堂、图书室、文体活动室。

15.预算绩效管理:是指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注重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政府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政府绩效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16.财政投资评审:是指对财政投资的基建项目概、预、结、决算进行审核,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有效性的财政监督行为。

17.三个压减、四个严控:是指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一律压减10%;业务经费类项目压减10%;其他专项资金规模压减10%;严控办公用房维修改造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支出,严控专项资金预算,严控资产更新。

附件【莒南县2020预算执行和2021年预算草案(公开表).xls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