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统计数据
索引号: junanxianjnsd7001/2023-00000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学校 组配分类:
临沂市农业学校2022年年度质量报告


发布日期:2023-05-06   作者:临沂市农业学校    浏览次数:       字体:

1学生发展质量

1.1党建引领

临沂市农业学校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在夯基础、抓规范、精管理、促提升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教干、教师大力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融合互进,推动党的建设和学校的内涵发展同向同行。

2021学年,在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立项成为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职业院校等。建设了三个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两个省级品牌专业、两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两个省级特色化专业,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连续26年成为山东省文明单位(校园)。

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学校党支部及支部委员会以开好“主题党日”、落实“三会一课”为支撑点,充分发挥党建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党建长廊、党员活动室、党员微信群、志愿服务岗,提醒党员时刻铭记责任,起好带头示范作用,推进党建和学校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打造了坚强战斗堡垒,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改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了学校办学品质。

学校党支部与富民社区共建对接,找准结合点,全力引

领与推进学校党支部到所在街道社区“双报到”,党员带领团队员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扬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志愿服务精神,主动亮身份、尽义务、作奉献、树形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真诚服务群众,学校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将学党史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固定学习日等活动,扎实开展书记讲党课、党史专题讲座等活动。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位置布置“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文化版面,营造“学百年党史庆百年华诞”的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党员教师读党史名著,参加灯塔在线及学习强国的党史学习。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队建”的引领作用,结合“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活动激活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青春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与教学业务能力提升有效结合,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过程质量、发展质量。树立教师爱岗敬业的良好形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提升学校文化育人氛围,持续开展运动会、我们的节日、开学季、毕业季等系列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对学生实施多元立体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暨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工作,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领导班子廉洁治校、教师廉洁从教的自觉性,营造风清气正、廉洁从教的浓厚氛围。

案例一党建团委同频共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临沂市农业学校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引领作用,结合“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活动,加强学习教育,强化思想引导,凝聚青春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

积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学雷锋精神展青春风采”志愿服务活动、清明祭英烈活动、“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诚信文化教育等系列活动;结合建党节、国庆节,开展“唱红歌”、“国旗下讲话”、“向国旗敬礼”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增强他们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扎实开展深入开展夏季防溺水和预防毒品知识进校园主题活动,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

1.2 立德树人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建设了学校、系部和班级三级管理体系。以“教会学生做人”和“树立底线意识”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常规管理、课堂渗透、活动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等主要方式,有针对性的实施德育教育。

坚持“1530”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坚持每天放学前一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法定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牢护国家安全与个人安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心理沙龙、“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5.25”心理健康月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方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及辅助。

落实课程思政。以课堂为主阵地,切实保证思政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教育潜力和能量;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做到“要成才,先成人”。

活动实践育人。(1)军训、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实施爱国、国防教育,弘扬社会正能量,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2)主题教育活动。按时间确定教育“主题”,如三月学习雷锋志愿活动、四月清明节祭扫烈士墓、五一劳动节活动、七月党史竞赛等。(3)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大店115师省政府旧址参观、带领学生参加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普法宣传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4)体育艺术活动。举行手工制作比赛、个人创意比赛、运动会、各种球类比赛、跳绳比赛等。(5)社团活动。成立书法兴趣小组、舞蹈艺术团、知行读书社等各类社团,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环境育人。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及网站等网络平台、班级的黑板报、学校的宣传栏、文化走廊等进行法治宣传、书法展示,政策宣讲等,建设各富特色的班级文化,融汇成求实奋进的校园文化。

案例二同心战疫,线上教学小记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自2022年3月15日开始,临沂农校升学部毕业年级、“3+4”毕业班在南校区实行封闭管理,其他年级居家线上教学。为保证学生学习不延期,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的影响,学校第一时间开启了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训”。

立德树人,思政先行。学校各党支部敏锐地意识到教师、学生心理防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种等式,将生命健康、爱国主义、战疫精神、疫情防控等信息融入课程思政,让师生以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线上学习中。

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专题讲座,建立心理咨询热线。体育老师安排了跳绳、跳舞、仰卧起坐等适度的体育锻炼,要求学生每天按时打卡,坚持60分钟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同学们在居家学习期间,家委会采用电话、微信、视频等多种线上方式进行家访,摸清学生居家动态和家庭防疫情况,强化精准指导,织牢织密疫情防控工作网。

1.3 在校体验

学校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种活动中,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三全育人”为抓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课外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充分发挥了活动育人功能,学生对校园文化满意度达96%,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5.8%。另外,学校努力为学生打造舒适、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达92%,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7%,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达96.9%。

学校坚持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通过网络调查、问卷调查以及电话回访等方式了解到:学生对理论学习、专业学习满意率均超过94.5%,实训实习满意率达95.2%。

1.4 就业质量

2021届毕业生共计1861人,其中通过升学983人,878人选择就业。学校与合作企业实施“订单培养”、定向安置,与县域内外的中牧公司、碧海机械山东百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达97%,专业对口率达到96.31%,企业满意率98%以上。

1.5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临沂市农业学校持续完善产教融合办学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技术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为师生创业就业提供机会和舞台。学校推选三件作品参加临沂市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沉浸式宠物原创生活馆》获二等奖。《花生收获机》作品,获得临沂市首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新星奖。

1.6 技能大赛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学校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技能大赛选拔和备赛工作机制,师生共同努力,教学相长,技能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021——2022学年度,学校获得国赛二等奖1个,省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在2021年市赛中,学校有77名同学参赛了31个项目,共获得一等奖11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9个,总成绩列临沂市第3名,学校再次获得团体一等奖、特别贡献奖。2022年上半年,学校承办了2022年莒南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组共产生一等奖42个、二等奖76个、三等奖114个。

案例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技能大赛是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及指导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竞赛,可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将大赛的考点转化为教学内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构建学徒制培养模式,选拔技能型大赛选手,制订培养计划,并定期进行考核。选手能够以点带面,带动同专业其他同学。教师深入解析大赛的技能考点将技能大赛的考点内容融入日常课堂,达到“以赛促教”的效果。加强“6S”管理。在实训中全面实施“6S”管理,将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贯穿在各个方面。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学校15名学生被评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3人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40名学生在学徒制试点中获得企业的肯定;11名教师获得各级表彰。

表1 学生参加全国、山东省技能大赛成绩

序号

比赛级别

专业类别

赛项名称

参赛选手

获奖等级

1

国赛

加工制造类

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

林凯

二等奖

2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信息技术类

互联网+WIFI 移动互联

刘纯任滕豪杰于进泉

二等奖

3

信息技术类

虚拟现实(VR)制作与应用

程一航王金圣刘昆鹏

三等奖

4

信息技术类

数字影视后期制作

刘琰

二等奖

6

加工制造类

焊接技术

瞿仁杰

三等奖

7

加工制造类

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

张卫健

一等奖

8

加工制造类

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

李路豪

一等奖

表2学校承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统计表

年度

级别

项目

2021

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互联网+Wifi

2021

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虚拟现实VR制作

2021

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焊接

2021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

2 教育教学质量

2.1 专业建设质量

学校开设畜牧兽医、会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旅游服务应用、文秘等13个主干专业。围绕行业、产业,优化专业结构,以“信息技术+”升级电子商务专业,拓展数字媒体、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三个方向,加强相关专业的信息化改造;结合校企合作实际,调整各专业的专业(技能)方向。开展相关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匹配度分析,建立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供需关系谱系图,实时诊断专业与产业对应变化关系,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确保专业建设的适应性、科学性、先进性。

2.2 课程建设质量

学校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适应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构建了立体化的课程思政制度规范体系,多维度的“互学”“互融”“同行”课程思政工作体系,高效率的师资培养体系与课程质量诊改保障体系。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2.3 教学方法改革

学校搭建系统化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案例四积极实践现代学徒制,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机电技术应用是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在教学中,学校与企业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确定实习计划、岗位(工种)数量、岗位人数、带教师傅、考评制度等。

课程对接岗位,双导师制共同构建课程体系。校企组建课程开发小组,同步推进学校技能课程和企业岗位课程,建立起了“课程模块化、内容项目化、项目岗位化”的课程体系架构模型,开发基于校企合作的校本教材。

实施三段育人,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在校学习文化基础模块和学科基础模块、在企业轮岗实训、准员工身份顶岗实习有机融合。加强实训环节,把教室搬入企业,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学习,“学生就是工人,工人就是学生”。考试对接考核,学校考试和企业岗位考核相结合,由企业对实习生岗位技能进行达标考核。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时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是学生毕业的又一条件,有效地实现学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现代学徒制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增强了毕业生的竞争力,促进了学习育人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

2.4 教材建设质量

学校为适应“互联网+”战略需求,以建设“智能校园”为契机,积极开展临沂市“立体化”教材的使用推广工作,机械系共完成《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技术基础与实践》两门立体化教材修订工作。

2022年,信息系夏培勇、张波英、姚庆秀、林凡成、刘祥军5位教干教师分别编写完成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基础》《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与信息类专业课教材入选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材库。



案例五立体化教材的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以《电工基础》为例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立体化教材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整个教学流程。特别是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实现了学生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学习。

在实验中,学生在进行实验实操的同时,可以通过扫描立体化教材学习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实验指导,边学边练。在实践中,学生在进行实训学习或在工厂中实践学习时,可以针对操作过程中的问题随时查询标准规范,将“教师”伴在身边,把知识装进口袋。

基于交互模型的探究式学习通过扫描立体化教材展示交互模型,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

立体化教材运用先进的AR技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点与技能点时,能够通过扫描识别图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使原本静态的图片和文字变成了动态的音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直观地了解相关工具、仪器的使用,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极大提高了教材的应用效果。

2.5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积极适应“互联网+”的新形势、新要求,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拥有完善的校内办公系统,校园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面。学校出口总带宽1000Mbps、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2000Mbps ,多媒体教室120间,专业实训室30间,机房14间,教学用计算机1100台,现有供师生阅览的图书室1间,电子阅览室2间。仿真实训室4间。

教师熟练进行信息化教学。学校全力支持打造教学资源,组建资源建设团队。成立由专业组组长为牵头人,聘请企业人员为专家指导,本组教师作为参与者的资源建设团队。制定资源建设方案。根据对应课程性质、教学任务、目标,结合新课改要求,制定资源建设方案,定期召开专业组会议,研究资源建设各阶段任务和完成标准,全校所有专业均有信息化课程资源。

2.6 师资队伍建设

临沂市农业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2022年新招聘专业教师29人,其中研究生6人。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334人,正高级讲师7人,占专任教师的2%,高级讲师80人,占专任教师的24%,较上一年度增长2.2%,讲师98人,研究生48人,占专任教师的14.4%,较上一年度增长1.1%,专业专任教师196人,双师型教师127人,兼职教师77人,生师比为12.3:1。

案例六匠心独蕴精细化打造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师的人格魅力、治学态度、技能教艺决定了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教学结果的效能性。临沂市农业学校多措并举培养教师综合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技艺高超、教学水平精湛的师资队伍。

教研改革,促进专业精细化。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研讨,渗透课程思政,引领教师由简到繁、范式引导、分层推进,由一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到单元教学设计再到整体教学设计,由点及面,开展教师互评,聘请专家点评,评选优秀,表彰先进,促进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临沂市农业学校在教研活动中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锻炼了教研能力,实现了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研究型发展,基础课、专业课改蔚然成风。

交流研讨,促进教学精细化。学校举行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能力大赛等活动,使教师们在比赛中交流进步。

综合评价,促进管理精细化。按照《临沂市农业学校教职工综合量化考核办法》、《临沂市农业学校系部量化考核办法》等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办法,促进教师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鼓励广大教师勤于研究、善于研究,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2.7 校企双元育人

学校聚焦“职教高地”建设任务,立足区域产业和企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努力做到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依托项目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遴选青岛海信、海尔集团,比亚迪新能源,格力电器、美的家电等大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对口选派学生顶岗实习,在实习中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机电技术应用、畜牧兽医专业分别与山东碧海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百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山东中牧兽医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行企业师傅、学校教师“双师”教学,在企业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

学校在山东碧海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挂牌成立实训基地,校企共研,获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与山东中牧兽药有限公司共建宠物医院,宠物医院是畜禽生产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基地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真正实现了产在一线,融在专业。与山东网商集团共建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在招生、教学、实习及就业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3.国际合作质量

3.1留学生培养质量

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互信、互惠的基础上,学校跟青岛青岛立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国初步签订国际交流合作方案(草稿),并与泰国农业大学达成合作办学意向。

3.2合作办学质量

坚持“资源共享、内外联动”,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重视交流培训,学习前沿政策和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相关会议并及时组织项目组成员学习,提升理论水平;重视国际化氛围营造,加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能力培养。

3.3开发标准质量

坚持“制度化、规范化”,推动中外合作依法依规办学。临沂市农业学校认真学习教育部、教育厅有关合作办学、外事管理的文件,汇编成册,从多维度、多层面保障项目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保证合作办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4国(境)外独立办学质量

坚持底线思维,规范安全推进项目建设。一是要坚持底线思维。始终坚守政治底线是涉外教育交流合作的前提和基本保证,始终将底线思维贯穿于对外教育交流的全过程、各领域。二是要树牢风险意识。应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设置好“红绿灯”。外事无小事,要加强对引进外教、教材、课程、教学资料的综合管理工作。把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口,丰富行前教育手段,强化在外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政治辨别力。三是要强化制度执行。用制度保障学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主导地位。

3.5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质量

学校积极参与各级技能大赛,以赛会友、以赛促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2022年5月,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赛项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二等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技能教学水平。

3.6提升学生国际化素养质量

学校推进提质增效,抓住招生、课程、教材与师资等方面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英语能力提高、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等模块进行完善优化;切实承担质量主体的责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引进的教育资源,包括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评方法加以消化、吸收,将爱国主义情怀与国际视野统筹融合、创新;办好专业,突出“国际化+应用型”特色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际,不断优化凸显项目的专业特色。

4 服务贡献质量

4.1 服务行业企业

临沂市农业学校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满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对标国内先进涉农职业学校,与省内、市内同等职业学校错位发展,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设置,服务农村发展。

做强涉农专业,服务农业新六产融合发展。围绕构建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主动对接区域传统产业,打造畜牧兽医、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专业。与临沂金锣集团合作,从选种、育雏、饲养、育肥到屠宰、加工、销售等,全链条对接,全流程教学,在畜牧高新技术开发和畜牧良种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带动了当地养猪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莒南县连续多年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与山东中牧集团联合开展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全省建立26处动物医院连锁店,实现了兽药研发、生产、推广、营销一体化。

4.2 服务地方发展

2021年,职教高地提质培优建设进入攻坚阶段,临沂市农业学校加快推进高水平内涵发展,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己任,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争创标志性教育教学成果。

2022年8月,学校《基于“平台+网络”社区教育的高素质农民多维联动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该培养模式以培养“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农民为育人目标,确立了“全面培养、终身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多维联动、产教融合,丰富了融合教育、终身教育理论新内涵。

多维联动培养模式使育人质量显著提高。培养的1799名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农民大学生,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和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培养的300多名农村基层干部,大多数已成为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

4.3 服务乡村振兴

学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职业文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多元化设置专业,对接乡村全面振兴多元需求。在突出涉农专业的同时,对接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设置农村经济管理、电子商务、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农机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同时,针对农村管理、技能人才匮乏、引进的人才留不住等问题,适应现代农业新兴产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电子商务专业设农产品电商方向;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设农机方向;会计专业设农村经济管理方向等。2022年6月,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

案例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小班额特色教学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两委”成员为主体的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突出“能力+学历”,切实提升基层干部政治素质。

山东开放大学莒南学院和莒南县委组织部共同实施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小班额特色教学培训活动,围绕“合作社与村集体增收”主题,采取情景教学、专题辅导、现场教学、分组研讨、学员上讲台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帮助参训学员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工作思路,激发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逐步形成了“面授集训+日常自学+送教下乡+在线辅导+平时测试+现场教学”六环节教学模式。聘请专家以及致富能人等开展线上线下授课和现场教学,将专家请到田间地头,把课堂开在农民身边,为乡村发展问诊把脉,真正使学员真学善学乐学。

参训学员表示,通过培训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回去后将进一步发挥“头雁”作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帮助农村和城市社区“两委”成员提升了政治素质,增加了知识储备,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干事创业、致富带富能力,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化人才。

4.4 服务地方社区

临沂市农业学校依托国家职成教育示范县,打造莒南县社区教育学院、镇街社区教育中心、村(居)社区学校三级教学平台,凝聚合力,实施联动育人。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教学网络。在莒南县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各成员单位牵线搭桥,对接行业、企业,充实教育培训资源。依托临沂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资源共享,产教融合,共同在社区教育平台上,进行“平台+网络”联动育人。

社会培训处共组织社区教育、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岗前培训等线下活动达165个班次,培训人次达16260人;因疫情影响,共组织了线上职业技能、专项能力培训班24个,989人完成了线上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共完成了市域社会化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相关培训及座谈工作4个;参加座谈及培训人员达230余人。

4.5 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

临沂市农业学校是1976年建校的“莒南五七大学”沿革而来,学校始终围绕“三农”办学,与乡村同呼吸、共命运,着力构建乡村、学校命运共同体。逐渐形成了以中职教育为主体,成人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实用技术培训、“3+4”本科教育、“三二连读”专科教育、职教高考等多项职能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一校多能的办学特色。

案例扎根农村,构建乡村、学校命运共同体

整合优质资源,突出农业特色。学校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整合了莒南电大、教师进修学校、成人中专、职业中专等10所学校资源,及时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全力服务乡村发展,成为一所农业特色鲜明的职业学校。

一校多能,多渠道服务农村。先后在学校挂牌成立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莒南学院、莒南县社区教育学院、莒南县法治教育基地、莒南县企业家商学院,促进文化乡村、文明乡村、法治乡村、富裕乡村建设;在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内---桃树种植基地、畜禽养殖基地里建立教学实训基地,服务现代农业;在12处乡镇社区学校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服务乡村教育。牵头成立临沂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27个涉农成员单位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以农为本,合力创建成为山东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

统筹发展,探索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着眼农民终身学习需要,在终身教育视野下推进学校规范化、多元化、社会化、全民化、开放化、地域化发展,坚持“六位一体”、一校多能,以技能教育为主线,上接义务教育,下联老年教育,融合各类教育发展,不同年龄农民各有所学、各得其所,“三代同校、两代同堂(课堂)”成为学校一道亮丽风景线。

4.6 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

自2020年9月临沂市农业学校附属幼儿园开园以来,2022年8月,幼儿园已经实现小班、中班、大班全龄段学前教育。幼儿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日益提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有力促进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案例九 校内实习,教学相长

临沂农校附属幼儿园现有幼儿203名,3个小班、2个中班,1个大班,教职工30名。每个班级配备正副班主任各1名,保教老师一名,2名学前教育见习学生(配班老师)。校内见习直面工作岗位,学前教育的学生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教师数量充裕,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教育。“用爱养育,用心教育”,学校附属幼儿园的见习工作让老师和学生一起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1.见习选拔。见习学生从3+2幼儿保育专业中分批择优选拔,每次选拔16名,两名同学一组,见习时间为一周。每名同学都有见习学习的机会。

2.见习内容。从清晨入园保健到两餐两点、午休,从室内课到户外活动课,幼儿在学校的所有活动,见习学生全都深度参与。同学们直面工作岗位,更深刻地认识了本专业,也更明晰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3.见习报告。每名同学都要将自己的一周见习做总结报告,交予班主任和幼儿园老师共同评价。在反思改进中精进自己的专业学习。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附属幼儿园作为校内培训基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学生管理,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不仅建立了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也为培养学生走向真正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5 政策落实质量

5.1 国家政策落实

临沂农校积极服务黄河流域产教融合,落实2022中央一号文件,优化专业设置,服务三农发展。学校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山东网商集团等机构的合作办学。强化集团办学,在牵头做好临沂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基础上,深化校企合作,与威海天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尔集团、青岛海事海乘人才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办学,联合招生,共培共育。

召开专项会议,号召师生学习和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

案例十 办好职教高考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22年4月,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临沂市农业学校在2019年与莒南技工学校汇聚发展合力,成立升学部。在2022年职教高考中,本科进线人数实现百人目标,达到139人。176名同学参加首届职教高考,本科上线52人。其中,全省前10名1人,前20名4人,前50名10人。和临沂大学联合举办的“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班过线39人,转段成功率97.5%。职普融通班本科进线47人。通过技能大赛省级金牌免专业技能考试升入本科高校1人。多渠道升学,多路径成才已成为临沂农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5.2 地方政策落实

2022年4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支持农业院校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

临沂市农业学校立足莒南及周边,始终围绕“三农”办学,与乡村同呼吸、共命运,在特色智库建设、产业升级助推、乡村人才培育、文化服务提升、生态振兴助力服务乡村振兴,着力构建乡村、学校命运共同体。

2022年6月,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2022年8月,在四年一度的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临沂农校牵头的教学成果《基于“平台+网络”社区教育的高素质农民多维联动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省二等奖。

案例十一临沂市农业学校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临沂农校根据专业调整情况,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推进重点专业的产教深度融合。

立足农业大县,推进畜禽生产技术专业的产教融合。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习基地。积极回应社会需求,校企合作共建幼儿保育专业实习基地。

举办“3+4”分段培养对口贯通本科班、“三二连读”专科班,实施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产业工人。

校企人才双向交流,合作研发;学校引进高校、行业优质资源,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学校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助力科技创新。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及时对接产业;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情况。

5.3 学校治理

学校坚持以制度管理,以岗定责,组织专人结合各个岗位性质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管理汇编,建立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修订编制了《临沂市农业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使每个岗位有规可依,建立了一种促进学校良性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

教学管理。落实落细教学环节,抓常规,促规范,完善教学检查制度。进一步完善教研组考核、评定机制,全面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推进课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确立“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学,教学提升质量”的办学思路。二是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评估机制。完善《教学评价方案》。三是立足教学常规,开展多样化的教科研活动。四是深化校企合作、研究创新“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

学生管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学生日常行为“一日常规”管理制度和学生“一周封闭式” 管理制度,规范化教室管理、绿色校园卫生管理、宿舍管理军事化管理,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学校、系部二级管理,提高学生会自治能力和水平,打造安全校园。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和疫情防控演练活动,严格执行班主任夜间值班制度,开展校园防欺凌专项活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财务管理。学校严格经费管理、抓好财务公开、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完善学校内控制度,加大了学校财务工作管理的力度,确保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和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认真做好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并对上年度预算安排项目进行了绩效监控。全力做好资金筹集和调度工作。合理安排预算内财政拨款及各项上级专款。积极做好收费管理和学生资助工作,严格做好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工作。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入库手续。按月报送固定资产报表,并计提折旧。积极配合人事部门做好工资业务。

后勤管理。开展基础设施维护工作,为师生打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强化卫生保健工作。学校卫生室24小时不间断值班,及时有效地处理一些紧急情况,为师生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安全管理。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校园内的建筑物、道路、线路、排水沟及运动场所等公共设施开展排查,共排查出安全隐患35处,及时进行了处理,有效维护了师生安全。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学校食堂实施以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为主要内容的“4D管理”模式,成为全县学校食堂管理的先进典型,为多个部门和会议提供了参观现场。

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管理干部的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完善培训制度,制定年轻后备干部培养方案,对青年党员教师、年轻班主任分类分层培养。严格落实教干值班制度。执行工作日教干24小时值班制和陪餐制,及时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节假日、周末全天值班,确保学校工作的连续性和信息传达的时效性。

案例十二节约粮食光荣餐饮浪费可耻

为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县委实施办法,落实县委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临沂市农业学校对执行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办公用房、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事项进行了专项治理。

学校部署安排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通过工作群发布《临沂市农业学校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在学校和食堂张贴标语,设置宣传板、提示牌、橱窗展示等,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对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淡薄的问题,加强引导和管理,开展板报、演讲等活动,培养全体师生勤俭节约良好品德。

5.4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2021学年,学校继续完善《临沂市农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依托全国中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全员、全程、全方位实施教学诊改,推进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诊改,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学校现有2个国家示范专业,2个山东省品牌专业,2个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与临沂大学联合举办“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班,已培养本科生209人。2022年,获全国技能大赛二等奖一个,职教高考本科进线人数139人,2019年成立的升学部首届176名同学参加职教高考,本科上线52人。

5.5 经费投入

2021年共收到经费7635.2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3835.2万元。全年财政统发工资2454.5万元,社保缴纳942.4万元,非在编教师工资404.2万元,遗属生活补助8.4万元,政策性追加(退休一次性补贴、安家费、抚恤金)25.7万元。

运转经费(中职免学费资金)1653.4万元。

教育费附加拨款共计1200万(包含社区教育经费200万)。

上级专款共计277.8万元。技能大赛奖励12万,国家助学金5.4万,品牌专业92.4万,高水平中职专业36万,立体化教材125万,技能大赛耗材补助7万。

事业收入、往来款共计668.8万元。书费、服装费、公寓用品等收费返还446.3万,开放教育收入75.5万,社会培训收入92.3万,幼儿园保育费及生均拨款36万,求职创业补贴7.9万,教学成果奖1.4万,劳动之星承办补贴6.1万,技能大赛承办补贴3.3万。

6.面临的挑战

挑战1:临沂市农业学校基础设施不足。学校占地面积小,建筑面积少,实训场所和设备生均值低。不足以支撑日益增多的师生使用,不足以支撑“双高”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需要建设一处新校区。

挑战2:学校产教融合发展深度不足。多年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一直达不到预期效果。学校无自办企业,实训基地利用率不足,不利于教师掌握最前沿的产业需求,不利于学生提升实际操作技能。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的渠道不畅,举办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不足,参与职业教育得不到实际落地的政策扶持。办学经费不足,积极性不高,对承担实训、实习等合作意愿不强,基本办学条件难以保障。校企双方在实习实训管理问题中存在意见分歧。

挑战3:教师队伍建设需加强。公共基础课在职业学校中为专业课服务作用发挥作用不明显,基础课教师缺少有效培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有很大进步空间,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中的实践和培训不足,没有建立落实教师下企业实践和全员轮训制度,专业教师做不到高质量全员培训,面向一线工作岗位的技能教学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