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统计数据
索引号: junanxianjnsd7001/2022-00000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学校 组配分类:
临沂市农业学校2021年度质量报告


发布日期:2022-03-02   作者:临沂市农业学校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做好2022年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1〕37号)、省教育厅《关于编制发布和报送2022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的通知》(鲁教职处函〔2021〕37号)以及市教育局通知要求,现将学校2021年质量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临沂市农业学校(莒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始建于1976年。先后称五七大学、莒南县农业技术学校、莒南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莒南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莒南县职业教育中心、临沂市农业学校。

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临沂市职业教育十佳学校。

学校开设会计、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畜牧兽医、服装设计与工艺等16个中专专业。与淄博职业学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等8所高校开展8个专业“三二连读”联合办学。与临沂大学开展动物医学专业“3+4”贯通培养全日制本科办学。

学校不断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先后挂牌成立了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莒南学院、莒南县社区教育学院、莒南县青少年法

治教育基地、莒南县企业家商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教学点、春季高考升学部、临沂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一所衔接普通教育,对接高等教育,融合社区教育,服务终身教育的多职能、多层次的综合性职业学校。

(二)学生情况

2021年共招生2191人,2019、2020、2021级共有6213人,男生3132人,女生1981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数达4210人,巩固率99.5%。2021年全日制毕业生共1645人。

2019级、2020级、2021级学生数与专业分布

年级

专业


2019级

(注册2005)


2020级 (注册1622)


2021级

(注册1983

人数

总计

非全日制

全日制

总计

全日制

总计

全日制

机电技术应用

280

127

153

192

181

169

169

数控技术应用

134

81

53

57

57

39

39

畜牧兽医3+4

40

0

40

40

40

39

39

畜牧兽医

145

0

145

269

231

0

0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

0

0

0

0

0

0

0

学前教育

145

0

145

140

140

0

0

旅游服务与管理

122

0

122

75

75

114

114

音乐

196

5

191

104

103

0

0

服装设计与工艺

40

0

40

30

30

9

9

汽车运用与维修

246

1

245

195

195

141

141

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

0

0

0

0

0

0

0

会计

199

1

198

197

183

0

0

计算机应用

453

141

312

315

299

815

348

电子商务

5

0

5

116

87

85

85

会计事务

0

0

0

0

0

156

156

畜禽生产技术

0

0

0

0

0

175

175

幼儿保育

0

0

0

0

0

182

182

工业机器人技术

0

0

0

0

0

23

23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0

0

0

0

0

36

36

合计

2005

356

1649

1730

1621

1983

1516

(上表中不包括技工学校208人,其中护理147人,幼儿教育61人。)

(三)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52人,生师比17.65:1,其中专任教师310人;双师型教师170人,占专业专任教师的65%;兼职教师42名,占专任教师的13.5%;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305人,占专任教师的98.4%;硕士人数42人,占专任教师的13.6%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82人,占专任教师的26.5%,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2021年比上年新增正高级职称2人)。

(四)设施设备

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395亩(校园149亩,实习基地246亩),共2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实训室62个,固定资产总值15433万元,实验实训设备总值4662万元,纸质图书达到15.7万册,专业图书占比达到41%。

年度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

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个)

生均纸质图书(册)

2020

6868

0.92

37.29

2021

7504

0.93

25.26

两年度相比

1262

0.01

-12.03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理实并举、德技双馨”为校训,根据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综合素养培养体系,结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中职学校教育特点,推行“三段四结合”综合素养培养模式,强化学生道德素养教育、文化素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和公民素养教育,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显著提高。

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到99.03%,专业技能合格率达到98.7%,2018级毕业生1645人。

文化课合格率统计表(语文、数学、英语)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年级

18级

19级

20级

18级

19级

20级

18级

19级

20级

合格率

98.9

99.3

99.6

98.7

98.6

98.7

96.5

97.8

98.2

通过学生健康体检分析,本校学生优秀等级占比14.02%,良好等级占比47.37%,及格等级占比38.51%,及格率99.89%。


(二)在校体验

学校注重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营造文化育人氛围。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实训室建设,拓展实习基地,改善办学条件。学生对理论学习满意率达94.2%,专业学习满意率达94.6%,实训实习满意率达95.1%。

同时,学校各功能区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凸显职校特色,打造社团活动阵地,学校文体社团、专业兴趣社团人数达2000多人次,学生课外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充分发挥了活动育人功能,学生对校园文化满意度达98%,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6.6%。另外,学校努力为学生打造舒适、安全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达93%,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6%,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达97%。

(三)资助情况

学校全面落实国家的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免除了所有学生的学费,涉农专业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其他专业学生按10%的比例享受助学金。严格工作流程和审批手续,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临沂市农业学校(含莒南县技工学校)2021年全年经核准共有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均5058人,免学费资金合计1589.075万元。其中上半年有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4662人,免学费资金共计733.38万元;下半年有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5453人,免学费资金共计855.695万元。

2021年助学金学生1721人,共发放国家助学金172.1万元。其中上半年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854人,发放资助85.4万元,下半年享受国家助学金867人,发放资金86.7万元。2021年国家奖学金受助学生9人,发放标准每人0.6万元,共发放资金5.4万元。

(四)就业质量

强化合作办学。加强校企、校校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促进中高职协同办学,续签部分专业三二连读协议。与山东海事职业学院等10家知名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学校与合作企业实施“订单培养”、定向安置,与县域内外的中牧公司、碧海机械、阜丰公司、海尔、海信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进入企业后,凭借专业技术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很快成为一线优秀员工,得到了用人单位及周围同事的一致认可。目前大部分学生工资待遇3000元以上,部分学生工资超过3600元,获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达97%,专业对口率达到96.12%,企业满意率98%以上。

学校贯彻落实职教高考政策,为学生升学提供优质服务。2021年,毕业生1645人,升入高职院校学生1122人,占毕业生的68.2%,与2020年相比,提高1.2个百分点。2018级毕业生就业518人,基本实现充分就业。

(五)职业发展

学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从培养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开始,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加强体育锻炼,丰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秉承理实并举,德技双馨的校训,稳步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组织部分教师、学生到企业考察见习,从企业聘请专家到学校任教,改革课程设置,开设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课程,为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

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信息系组织2019级、2020级部分同学在校内参加“双11”“6•18”项目实践教学。鼓励学生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及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面向临沂市支柱产业发展和莒南县人才需求,主动适应区域产业、行业发展需求,促进专业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健全专业建设发展机制;整合现有专业资源,实现专业优胜劣汰,优化专业技能方向,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标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专业建设的正确方向。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加强品牌专业建设。

重点建设畜禽生产技术和机电应用技术2个高水平特色化专业。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与维修、网络营销三个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

学校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在山东省示范校项目建设过程中,8个专业的建设指导委员会,修订完善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各专业根据国家中职学校教学标准和省教学指导方案制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构建高水平课程体系。

(二)教育教学改革

1.公共基础课。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开齐开足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体育、公共艺术、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编制校本教材,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改革教材呈现方式和评价方式,提高基础课教育质量。

2.专业设置。学校开设畜牧兽医、会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旅游服务应用等10个主干专业。围绕行业、产业,优化专业结构,以“信息技术+”升级电子商务专业,拓展数字媒体、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三个方向,加强相关专业的信息化改造;结合校企合作实际,调整各专业的专业(技能)方向。开展相关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匹配度分析,建立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供需关系谱系图,实时诊断专业与产业对应变化关系,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确保专业建设的适应性、科学性、先进性。

3.师资队伍。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在政策和经费上予以充分保障。配齐配足专任、兼职教师;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培养教学名师为主线,制定并实施“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师梯级成长规划,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国际视野、结构优化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4.课程建设。更新课程内容与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核心课程的修订,努力打造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学校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分析研判专业课程,以企业真实案例资源库的典型任务为载体,构建匹配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设立对接产业、专业教学标准,促进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课程设置的创新,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强化思政教学。学校申报的语文课程思政被省教育厅立项为山东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在2020年度山东省精品课程评选中,四位老师分别获奖。

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将课堂搬进车间,实现课堂与生产线、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学习内容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师傅教学生,老生带新生,手把手“传、帮、带”,在学中练,在练中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6.信息化教学。学校被临沂市教育局认定为第一批“智慧校园”学校,所有教室及实训场所都配备了多媒体,全体教师均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完善线上线下结合教学体系。依托物联网技术,打造高度智能化的智慧教室和智慧实训室。将传统教室分批改造成智慧教室或交互式多媒体教室,开展学生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

7.实训基地。以校外实习基地为桥梁纽带,加强与企业的协作,发挥设备优势、人才优势,优先为挂牌实习企业作好服务。将企业在生产实际中所遇到的工艺性、技术性、管理性和经营性难题及案例,作为专题,通过课余兴趣小组形成,由师生共同研究开发,以此来带动教学,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同时接受由企业委托的项目开发、产品研制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使学校和企业科研人才相互渗透。

8.教材选用。学校制定了《临沂市农业学校教材选用办法》,学校成立了教材选用工作委员会,严格选用工作流程,把好选用质量关。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必须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其他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国家规划教材或山东省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原则上从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

9.国际合作。开展国外先进职教理论本土化实践,引进德国优质的教育资源,着重打造好中德诺浩合作项目,促进学校课程体制、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办学。

(三)教师培养培训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培国培、行业培训、校内培训等,鼓励教师终身学习,支持教师提升学历,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教师参加跨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强化教师培训,先后派出教师140多人次分别参加了新教育实验新职业教育线上培训、手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暨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师资培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教学能力大赛暨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中级积极心理培训师”培训、教学能力培训(厦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生涯规划指导》师资培训、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内涵解析与教学设计培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培训、中等职业学校立体化教材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等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培训。

(四)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坚持以制度管理,以岗定责,组织专人结合各个岗位性质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12个、工作岗位职责60个,形成学校管理汇编,建立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修订编制了《临沂市农业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使每个岗位有规可依,建立了一种促进学校良性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

1.教学管理。落实落细教学环节,抓常规,促规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完善教学检查制度。以系部检查为主,教务处抽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教研组考核、评定机制,全面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对每位兼职教研员、教研组长举行的学期教研活动量化打分,通过考核促进全校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

2.学生管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学生日常行为“一日常规”管理制度和学生“一周封闭式” 管理制度,规范化教室管理、绿色校园卫生管理、宿舍管理军事化管理,利用四平台(国旗下的演讲德育教育阵地、主题活动月建设阵地、社团发展适性建设阵地、学生发展、毕业审核准离制度)的方法,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学校、系部二级管理,提高学生会自治能力和水平,打造安全校园。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和疫情防控演练活动,严格执行班主任夜间值班制度,开展校园防欺凌专项活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3.财务管理。学校以创建“财务管理规范校”为契机,严格经费管理、抓好财务公开、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完善学校内控制度,加大了学校财务工作管理的力度,确保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和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认真做好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并对上年度预算安排项目进行了绩效监控。全力做好资金筹集和调度工作。合理安排预算内财政拨款及各项上级专款。积极做好收费管理和学生资助工作,严格做好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工作。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入库手续。按月报送固定资产报表,并计提折旧。五是积极配合人事部门做好工资业务。

4.后勤管理。成立临沂市农业学校附属幼儿园,“用爱养育,用心教育”的办园宗旨,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日益提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有力促进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开展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先后开展了排水道清理、裸露电线改造、消防老管道通水、无负压设备保养、化粪池清理等工作,为师生打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强化卫生保健工作。学校卫生室24小时不间断值班,及时有效地处理一些紧急情况,为师生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2021年上半年,卫生所完成了门诊就诊人数3246人次,其中学生3136人次,教职工110人次。

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对南校区的资产进行清查,完成了资产清查的信息采集工作。按时完成了2020年度固定资产年报工作,每月按时完成资产月报工作。完成了部分资产的处置申报工作。

5.安全管理。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校园内的建筑物、道路、线路、排水沟及运动场所等公共设施开展排查,共排查出安全隐患35处,及时进行了处理,有效维护了师生安全。

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学校食堂实施以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为主要内容的“4D管理”模式,成为全县学校食堂管理的先进典型,为多个部门和会议提供了参观现场。

6.科研管理。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推进课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确立“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学,教学提升质量”的办学思路。坚持从课改实践中提出课题,进行教学研究,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科研项目,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二是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评估机制。为了保证学校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完善修订一系列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及措施: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新课改教师培训计划,教研活动检查制度,教科研成果评定和奖励办法,教师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查方案等,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方案》,整合学生、教师、家长三方评价,采用多元的、发展性的评价观念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力求做到内容的全面性、多样性和动态性;三是立足教学常规,开展多样化的教科研活动。学校在认真抓好常规教学的前提下,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学习型教研、活动式教研、专题式教研和专题研究,要求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人人参加课题研究;四是深化校企合作、研究创新“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育人机制、教学模式、教材教法、教学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研究,实施“课程体系多元化、培养方式多元化、课程内容多元化、考核评价多元化”的教学改革试点,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积极申报各类教学研究课题,开展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并应用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的促进提高。三项成果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

7.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管理干部的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积极参加各种管理能力学习,安排中层管理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和继续进修学习。完善培训制度,制定年轻后备干部培养方案,对青年党员教师、年轻班主任分类分层培养。严格落实教干值班制度。执行工作日教干24小时值班制和陪餐制,及时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节假日、周末全天值班,确保学校工作的连续性和信息传达的时效性。

8.管理信息化水平。学校本着“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学校以信息化为纽带,科学管理学校,规范制度建设、学科建设、创新教研模式、引导教师实践、深化反思机制,从而促进学校及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有教室及实训场所都配备了多媒体,全体教师均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日常管理机制运行已基本实出无纸化、自动化、信息化。两名老师获临沂市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省赛三等奖。

(五)德育工作情况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德技双馨”的育人观,将德育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书画、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根据共青团市委和县委要求,开展了青年大学习活动,组织青年学党史,举行了红色革命故事报告会等。组织各系部推荐入团积极分子300余名,进行了集中培训学习。结合节日,开展系列活动。如清明节举办了“网上祭英烈”和手抄报网上展示活动;“五四”青年节组织了征文比赛和“青春心向党”青年演讲比赛活动。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共建单位点对点志愿服务活动等。对春季入校新生开展系列入学教育和国防军事教育。组织召开2020级家委会代表大会暨“家校共育”研讨会。

(六)党建情况

学校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等系列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先后开展了“双报到”进社区共驻共建、在职党员植树、职教高考政策宣传、宠物护理防疫、书法艺术特长辅导等便民服务活动,赴马棚官庄、厉家寨展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做到了每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持之以恒抓好日常学习。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领导班子成员讲党课活动。继续结合“学习强国”平台、“灯塔-党建”党员教育网和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进一步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组织召开了中共临沂市农业学校委员会“七一”表彰大会。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

学校以职教集团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平台,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抓手,与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学校与1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5家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学校依托旅游服务与管理、机电技术应用、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商务等专业建设,与青岛海事海乘公司、青岛枢纽轨道公司、荣成盛泉公司、山东亚太健康公司、中德诺浩教育科技公司、山东网商集团、海信公司、海尔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做好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双师型”师资培养培训工作。

(二)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学生实习方案,并按方案由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和企业共同落实学生的实习工作。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联系企业,确定实习岗位,安排指导教师及跟岗、顶岗实习项目。企业派出专人与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管理团队,对学生实习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保障了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名同学通过京西宾馆招工工作严格考核,顺利到京实习。汽车系学生分别赴上海松下微波炉制造厂、山东新天地测绘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大众、奇瑞等公司,财经系2019级空乘、轨道交通班学生赴上海,信息系学生赴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农牧系学生赴山东泰安汉世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教育系组织了2019级音乐专业实习招聘会,130位同学签订了顶岗实习合同。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牵头成立的临沂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被评为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参与2021临沂市首届人才供需见面会,召开集团年会,加强集团内成员的交流和沟通,推动用人单位和学校人才双向交流选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积极参与其他职教集团工作,通过资源共享,促进学校在招生就业、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共享、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严格按照《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流程》开展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本人进行了调查,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逐年提高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评价较高,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合作精神、思想素质、社会责任感、继续学习的能力、知识结构扎实等方面给予较高评价。

承办2020年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互联网+wifi、虚拟现实VR制作与应用三个赛项的比赛。承办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项目比赛。临沂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教师信息化说课及教学设计比赛。承办莒南县第一届“劳动之星”职业技能竞赛。(汽车、信息技术、学前教育三个专业)

在市大赛中,同学们共获一等奖9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21个,总成绩列全市第三名。其中互联网+WIFI移动互联、虚拟现实(VR)制作与应用、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四个项目分别获得第一名。学校分别获得了2020年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特别贡献奖。

在省赛、国赛中,获服装设计与应用赛项获得省赛二等奖(全省第四名)、国赛试点赛二等奖,汲广良车身修理项目获得省赛二等奖,夏培勇、郭洪峰辅导的互联网+WIFI移动互联项目获得省赛三等奖。刘纯浩辅导得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项目获得省赛一等奖第一名、第二名,参加国赛获得国赛金奖,实现学校国赛金牌“零”的突破。

组织参加临沂市首届人才供需见面会暨校企合作洽谈会。在开幕式上发言,设置展厅,举办“高效农业”分论坛。

(二)社会服务

落实育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本学年度,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创新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做好社区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乡村振兴)、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各行各业职业技能培训、安全教育、职工教育、教师教育培训等工作,进一步拓宽培训功能及学校全方位服务社会的能力。

2021年度,县社区教育学院参与各项活动达42余次,培训活动总人数达6104余人,主要包括村镇建筑工匠培训520余人,新教师上岗培训430余人,文化传承培训500余人,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能力等各类技术技能培训1250人,其他培训2030人次等。按照人社局要求,开展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组织了乡镇振兴能力提升研修培训,共组织了9个班次,活动参与人数700余人,顺利完成了市县人社部门安排的乡村振兴任务。同时开展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退役军人培训。组织开展“书香齐鲁 全民阅读”征文等系列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活动,在“百场培训进社区”活动中,各镇街社区教育中心及社区学校组织开展了110多个班次。2021年在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比预期的效果更好。

凤凰网、澎湃新闻、界面新闻三家媒体来校访谈齐鲁名校长。张校长参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

承办了中华职教社成立大会。按照县委统战部统一部署,莒南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在学校召开。学校还为“国学小名士”知识竞赛、工会系统财务人员技能比赛、全县职业教育周启动仪式、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班考试、卫健系统考试、全县司法系统业务考试等活动提供场所服务,践行了职业教育开门办学、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三)对口支援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对口支援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的通知》(鲁教职函〔2020〕4号)文件精神,临沂市农业学校对口支援帮扶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农业畜牧技术专业。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继援青教师张建军之后,再次派出农牧系教师张凯赴青海省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接力援青。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

2021年共收到经费7149.04万元,其中:

1.中职免学费资金1581.63万元。按年均在校学生4482人计算,生均拨款为3528.8元/人。

2.教育费附加拨款共计900万(包含社区教育经费100万)。

3.人员经费3848.61万元。全年财政统发工资2493万元,社保缴纳943万元,非在编教师工资404.24万元,遗属生活补助8.37万元。

4.上级专款共计277.8万元。立体化教材125万,技能大赛耗材7万,中职国家奖学金5.4万,品牌专业建设92.4万,高水平中职专业36万,技能大赛奖励12万。

5.事业收入、往来款共计541万元。

(二)政策措施

完善制度建设。重新梳理完善了《部门考核办法》《行政人员考核办法》《教职工日常考核办法》等10余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营造民主治校良好氛围,实现由管理到治理,提升管理效能。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完善《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和《教学系部考核办法》,修订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和实训教学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莒南县委、县政府牵头临沂市农业学校,以适应产业和就业需求为导向,围绕管理体制、专业设置、教师待遇、职称评聘、校企合作、教师招聘等方面,结合办学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莒南县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的通知》(莒南发〔2020〕10号),进一步落实办学自主权,保障了学校有针对性、有倾向性地搭建符合学校事业发展的部门机构和师资队伍。

七、特色创新

案例一

检校共建教育基地助力法治平安校园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以“法治建设年”为抓手,坚持依法治校,立德树人,广泛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切实开展“德育教育进课堂”“法治教育进课堂”等教育。学校在综合治理、平安校园创建、青少年普法教育、依法治校等具体工作中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防治结合,努力打造平安校园。近年来,学校与县人民检察院深度合作,成立“检校共建工作室”,为法治学校的建设全员互动,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到位,效果明显。

一、建章立制,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学校挂牌成立莒南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学校是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先进单位,这是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育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的成果。

(一)全员参与,加强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生处、班主任、班委及学生会三级学生普法管理网络和党建办、教务处负责的职工普法管理网络。认真制定每学年的《综合治理、平安校园工作计划》《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实施管理分区分工、责任到人的工作措施,形成“综治工作,人人有责;学法、知法、懂法,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一岗双责,明确责任分工

为强化责任意识,学校建立普法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学校校长负责,将工作列入各有关科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工作怠工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签订安全工作、普法工作责任书。学校与科室和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普法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普法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三)加强学习,提高法治意识

学校普法工作学习制度化。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后,学校着力把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落实到日常学习中去,特别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加强了对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学校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等法律法规,结合普法阶段性计划要求,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法律知识培训与考试。通过普法学习活动,取得明显的成效,广大教师遵纪守法、依法施教、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提高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意识增强。

(四)开展活动,重点治理帮扶

与莒南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建立学校警务室,聘请县检察院副检察长为学校法治教育校长,邀请司法系统专家为法治副校长,每年定期开展春季和秋季法治教育课,做法治报告。

针对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学生,坚持有重点地进行法治教育,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顶撞老师,不遵守课堂纪律,旷课迟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分类进行重点帮助教育,突出用法教育。学校制定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抽烟喝酒、敲诈勒索、吃管制刀具、打架斗殴等校园暴力活动的通知》,有效的遏制了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成立“检校共建”工作室,助力法治教育基地发展

为加强莒南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助力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发展,我校与县人民检察院合作成立“检校共建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县检察院领导多次到学校指导工作,并开展一系列的法治教育,积极促进法治校园建设。

(一)组织学生走出去,丰富教育形式

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现场考察;走进检察院,同检察官面对面交流学习心得,研讨行之有效的法治教育新途径;参加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法治宣传活动。

检察官定期来学校上课,教授有关法律知识。开展模拟法庭庭审活动,学生感受法律实施过程。定期组织学生赴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教育学生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搭建心理教育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检校共建的指导下,近年来,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班级工作计划、课时计划;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及相关设施,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坚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及德育干部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系统的培训和进修,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引导、疏导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和矫正学生心理障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推进青少年普法工作,学校始终坚持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理念,始终全力保障良好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全校职工同心协力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案例

强化教研队伍建设 赋能教学质量提升

一、实施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 号)(以下简称《高地意见》),教研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二、主要目标

为建设一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育人质量。

三、工作过程

(一)适应形势发展,建立兼职教研员队伍

建立一支专、兼职的教研员队伍,实施规范化管理。在建立兼职教研员队伍之后,着力研究并制定相关的兼职教研员工作细则、标准及奖励机制,以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下发。在本人自愿申报基础上,经过基层单位初评推荐,由县教育局和学校组成的专家组严格考核,并根据点、面的需要,实行定期聘任制,由教育局向他们颁发兼职教研员聘书,正式聘用一批兼职教研员。

(二)强化岗位职责,实行规范化管理

为了提高兼职教研员的研究素质和能力,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确保他们在教研工作中发挥组织、协调、带头作用,要明确工作标准,实行责权利相统一的奖惩措施,把对兼职教研员的管理纳入到教育教学研究的常规管理中,达到有据、有序、有效,使其切实发挥作用。

1.强化学习,更新理念。通过组织召开各学科教学工作会,理清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意识。通过组织各种培训活动,积极引导教师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方法。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和各科教学新理念、新要求。明确教学方向,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讨论分析教材和教学中的重难点,搞好生本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果,为完成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2.建立岗位职责机制。为使兼职教研员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明确,切实担负起组织校本教研活动的责任,制定《兼职教研员工作职责》,确定兼职教研员的工作任务、工作范围和工作目标,从兼职教研员自身学习、协助上级教研部门开展业务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业务、组织开展校本教研、自身示范、总结经验深化教研、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培养骨干教师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使兼职教研员组织开展教研工作,有纲可循、有据可依。使兼职教研员按照规定并结合实际,大胆组织和开展教研工作,卓有成效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3.强化过程和成果的考核评价。对兼职教研员的工作,既注重业绩成果,也狠抓平时的过程管理。及时建立兼职教研员工作档案,并制定《兼职教研员考核评估细则》,对兼职教研员的平时工作和业绩成果,进行定期和随机考核评价。确定兼职教研员任期年限(一般为三年),每学期进行一次定期考核,主要对成果业绩进行考核,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成果、教育教学质量成果等;随机考核主要体现在平时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尤其是校本教研的开展情况。任期结束,对兼职教研员进行定性考评,依据其业绩成果决定是否连聘或者解聘。在此基础上召开总结表彰会,对有突出贡献的兼职教研员给予表彰,并聘任下一轮兼职教研员。

(三)全程参与,发挥兼职教研员指导、示范作用

聘任的兼职教研员是教学一线德才兼备的教学骨干。在教研实践中,是学校、教师的桥梁和纽带,既能以教研员的身份组织指导开展教研活动。同时,在教研活动中又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做榜样示范,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1.捕捉困惑,架起教研桥梁。兼职教研员都在一线教学,直接与教材、教师、学生接触。他们准确地搜集信息,为教研部门提供真实情况和切合实际的合理建议,使教研员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中实施正确的工作策略,从而有效地避免工作的失误,增强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学期初,教研组织部门或机构要聘请兼职教研员共同参与各年级教师备课,把上级教研部门的指示精神及外地的先进经验传达给他们,使他们从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不同方面先捕捉到先进的信息,再通过他们的示范课例为教师提供和扩大教研成果,这样既发挥了兼职教研员桥梁纽带的作用,又减轻了教研员的工作压力,节省了时间,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2.积极参与,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中,积极探索“专题研究、现场展示、教学论坛、教学竞赛”四种形式。作为教研的指导者,教研的参与和带动者,为基层教师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从而促进基层学校教研工作的蓬勃发展。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发扬集体精神,共享彼此资源,体现合作精神。兼职教研员为教师作示范性观摩课和典型引路课,并进行课例研究。

3.参与教研,发挥指导功效。建立兼职教研员队伍,可以壮大区域教研力量,在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教研部门都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组织指导作用。在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及教育科研课题立项和验收中,应聘请各科兼职教研员参与组成评审组。评委成员涉及的范围广,层面全,更具说服力,能使广大教师信服,同时也使兼职教研员得到锻炼,教研素质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教研工作蓬勃发展。

4.以老带新,结对帮扶。学校实行“以老带新,结对帮扶”计划,指导教师要牢记责任,用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学技艺为新教师作出示范,在教育教学上给新教师们积极的鼓励和悉心的指导。同时要求新教师要以指导教师为榜样虚心请教,在继承指导教师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特色和风格,逐步在校园内形成互学共进、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为新教师搭建了成长的舞台,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适时开展相应的教研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的作用,改变教师在课改培训中被动、封闭、照本宣科的状态。利用兼职教研员为一线教师创设和搭建与课改专家、名优教师对话的渠道,无论通识培训还是学科专题培训,无论是集中培训还是校本培训,都要体现兼职教研员的作用。

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坚持每个学期举行公开课、示范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组织的各类公开课,学校老师都积极参加,通过此平台使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1.学校办学自身的不足需进一步克服。现有校园占地面积小、建筑面积少,教学、生活场所不足,实验实训设备需要更新换代,制约了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技能教学质量的提升。

2.产教融合深度广度尚需进一步拓展,以促进专业设置、教学标准、教学环节等与产业、行业紧密对接,提升一体化育人水平。

3.“双师型”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缺少有行业影响力的“高、精、尖”式专业带头人。

(二)改进措施

1.继续争取各种专项资金支持,主管部门支持,改善校园办学环境,对校舍、仪器设备进行维护,适应教学、实习需要,提高教学质量。

2.深化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积极发掘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加大校企共建社实训基地的力度,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推动校企深度融合。探索校企产教融合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才聘用制度。强化教师业务培训,推进名师建设工程,改进教师量化考评办法,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聘用高精尖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对兼职教师来源比例应进行调整,提高企业(行业)的工匠、名师聘用比例,把企业先进工艺、技术带进课堂,从而带动学校教师的技能应用水平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