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规划计划
索引号: junanxianjnsd7001/2024-000005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学校 组配分类:
临沂市农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24-2026)


发布日期:2024-03-20   作者:临沂市农业学校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23〕6号)、《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等政策法规,根据《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临沂市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临沂市职业教育突破创新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 年)》等,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和学校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坚持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提升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和路径,开展“一年创新融合,两年量质齐升,三年赋能增效”攻坚行动,力争到 2026年,基本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办学层次全面、内涵明显提升、服务水平更优、办学效益显著,更好地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县域“宜居、宜业、宜游”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办学资源量质齐升。增加学位2000个,在校生规模超过 6000人,办学质量站稳全市第一方阵,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社区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社会培训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内涵建设提档升级。全面完成省高水平学校和特色化专业建设项目,对标国家双优校标准,打造学校发展新高地。加强专业建设,争创更多省、市级品牌专业,产教融合型优质特色专业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水平,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40人以上,争创3个以上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育5名以上市级以上名师、名班主任。

产教科创多维融合。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2个以上,建设校中厂、厂中校4处、产业学院 1 处,牵头产教融合共同体2 个,参与10个以上。

校地发展双向赋能。每年开展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校企、校校、校政开展技术研发每年不少于1 项,学校毕业生留临就业率超过 70%,服务全市、全市乡村振兴、商贸物流、工业强市等重大战略的作用愈加凸显。

二、攻坚任务

重点实施十大行动。

(一)实施党的建设领航行动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定、实施《中共临沂市农业学校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学校党支部建设。有效发挥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

筑牢意识形态阵地。调整、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构、运行机制和阵地管理,配足思政教师,开齐思政课程。

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一体化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打造党建品牌。

(二)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行动

落实省、市、县印发的《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深化课程教学与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制定、完善覆盖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启动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制定。开齐开足思想政治课,开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等。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和“三全育人”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教育等。完善学生管理规定,强化日常品德、文明礼仪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

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配足心理健康教师,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建立完善校园欺凌防治机制。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强化心理咨询辅导,做好心理疾病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开展教职工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培训。

突出实践育人作用。聚焦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特点的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形成奉献社会的道德风尚。加强学校党、团、会(工会、妇委会)一体化建设,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以优美环境陶冶高尚情操。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师生共选共勉中华经典座右铭等活动,建设书香校园。加强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建设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

压实全员育人责任。完善全员育人机制,制定、实施全员育人方案。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建立服务质量监督评价制度,将育人工作纳入考核评价,引导管理服务人员落实以德示范、以德育人责任。

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规范家长委员会管理,开好家长委员会会议,充分发挥其参与者、同盟军作用。完善教师家访制度,推动学校与家长保持常态化密切联系。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促进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法定义务,着力构建价值统一、导向一致、协商合作、互动共进的家校社伙伴式新型关系。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习期间的德育教育。

(三)实施教学教研提质培优行动

全面做好教学视导工作。针对问题台账,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全面整改落实到位。举一反三,精准做好每年度教学视导迎查筹备工作,确保视导成绩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做好职教高考工作。强化职普融通,优化升学部生源,做优“3+4”本科教育,持续提高本科升学率。

加强产教融合专业建设。严格按调研、分析、论证的程序设置专业,专业拓展要与县域产业紧密对接。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课教师的培训,按程序编制、修订覆盖所有专业、所有培养方式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做好8个五年一贯制专业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积极申报各级骨干、特色、品牌专业。

加强课程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规范选用教材,鼓励开发补充性校本教材。积极争取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省级以上规划教材的建设、牵头开发工作。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配强教学管理人员力量,教学日常管理做到常态化,做到规范、细致。规范开展实践教学,探索实践性教学改革,推出一批改革成果。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日常教学检查和阶段性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开展校内教学督导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开展学生考核评价工作。

推进教学改革与教科研工作。制定教学改革方案,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形成一批体现专业特点、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建立、完善校内教研、科研工作制度,立项一批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紧密结合的课题。做好已立项课题的日常管理和结题鉴定工作。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1+x”等级证书等,提高证书获取比例。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提高获奖质量和数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提高学生巩固率。

(四)实施办学行为规范行动

落实《山东省职业院校基本工作规范》《临沂市职业院校规范办学实施方案》等要求,规范重点领域的办学行为。

规范招生工作。精选招生人员,做好统一培训,规范招生宣传。做好初中毕业生学生、家长来访工作,以优质服务树立学校良好形象,吸引优质生源。严格录取标准,做好录取工作。

规范实习工作。严格执行各级关于实习工作的相关规定,按政策要求安排实习。制定《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外出实习管理。

规范学籍管理。规范学籍注册工作,加强学籍管理,严禁空挂学籍。撤销学籍,严格按流程、权限办理,做到手续齐全、证据充分。

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完善公务出发、请销假、资金使用申请、公物采购、公务报销、公章使用、公车租赁、公文办理等事项的工作制度,严格按规矩、按流程办事。

(五)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行动

完成省高水平学校和特色化专业项目建设工作。深入研究项目中期评估省、市专家反馈的意见,制定具体、操作性强的整改措施,解决项目建设遗留问题。梳理2024年度项目建设任务,明确重点、难点,制定路线图,挂图作战,加快推进,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配套五年一贯制高职办学资源。学校8个专业的五年一贯制高职已获省教育厅批复,根据高职专业办学要求,充实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确保专业办学条件达标。制定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积极申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根据省、市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办学优势,继续申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建设,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教育标准、资源和装备建设,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等10 项重点任务。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县域产业布局和需求,建立专业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实施教师赴企业、省内高水平院校实践计划,强化队伍建设。常态化运行冶金产业、现代高效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展系列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其它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展的活动。完善现有厂中校、校中厂、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举办交流对话活动,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教材编写、课题研究、技术研发等活动。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实施与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部分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安排专任教师赴国外访学,对接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标准、资源和装备,强化学校国际化建设,服务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终身发展,为“一带一路”国际倡议贡献职教智慧和力量。

(六)实施内部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加强学校制度体系建设。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学校制度体系建设,根据各级政策要求,制定学校层面的一批规章制度,形成学校制度汇编。

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教学诊改是省示范校、省高水平学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的共同要求,在学校层面建章立制,扎实推进这项工作。

加强财务资产管理。根据各级政策要求,制定、落实规范财务管理的相关措施。根据县财政局要求,开展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清查工作。

提升办学满意度。根据办学质量年度考核要求,定期开展本校教师、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调查。进一步优化12345热线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满意度。加强学校宣传,及时传递学校好声音,传播正能量,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七)实施校园安全护航行动

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理念,强化安全意识,全员、全程、全方位抓牢、抓实安全工作。

开展安全教育。继续落实“1530”安全教育措施,开展学校、系部、班级、家庭等多个层面、多个类别的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强化安防建设。配齐安防人员,配足安防设备,强化校园封闭化管理、校园出入管理等。

抓好食品与饮用水安全。按照市、县教育局关于学校食堂“专项深办”行动任务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水质检测,持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全力保障在校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抓好消防安全。全面落实各级关于消防工作的要求,常态化、专业化维护消防设施,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抓好交通安全。上下学、交通高峰时段,强化校门口、校内值班力量,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警示标志。

抓好用电安全。定期排查线路,重点做好学生公寓、教室、实训场所、食堂用电安全。做好取暖、降温等用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抓好校舍安全。定期排查校内建筑物,教学、生活设备、设施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做好防溺水工作。加强防溺水教育。强化家校沟通,确保学生按时往返校。

做好防欺凌防诈骗工作。健全早期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干预等机制,广泛开展预防欺凌和暴力专题教育,加强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加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力度,增强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提醒家长及时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提升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认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关注特殊学生群体。重点关注心理异常学生、特殊家庭学生,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态,防患于未然。

(八)实施社会服务优化行动

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落实育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广泛开展退役士兵适用性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等,年培训规模达到10000人次以上。

开展技术技能服务。对接县域内村镇社区,开展社区教育。对接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在职培训,鼓励专业教师赴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对接党校、妇联、文旅等部门,开展技术服务。与企业、高校、科研部门等联合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开展学历教育。继续实施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提高培养数量和质量。加大宣传,增加开放教育学员数量,扩大开放教育办学规模。

(九)实施办学条件优化行动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组织申报“双师型”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继续培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名师。聘用一批市级以上首席技师等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支持教师参加各级教学能力比赛、班主任业务能力比赛、思政课教学能力比赛等。

继续实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持续改造南校区办学场所,增加学位和建筑面积,确保各项重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

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校园网络,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更新一批教师教学用电脑。规范管理和使用多媒体教室等信息化设施设备。优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办公、教务、学生、人事、财务、后勤管理数字化。

(十)实施品牌示范行动

继续擦亮培训品牌。在培训方向上,学校挂有社区教育学院、电大、技校、各类培训基地、省教科研基地等多块牌子,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在各级各类会议上推广,曾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继续整合资源,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打造培训特色,创建培训品牌。

创建赛事品牌。多年来,学校在技能大赛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积累了一定的办赛、参赛经验,全面总结技能大赛工作,推出一批典型案例,打造赛事品牌。

开展特色创建活动。全面总结“一系部一特色”活动经验,持续在系部、科室间开展新一轮特色创建活动,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和特色成果。

三、实施步骤

(一)职业教育创新融合年(2024年)。突出产教深度融合,统筹中职教育、高职教育、“3+4”本科教育、社区教育、成人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推进产业与教育协同创新、互利共赢,切实提高学校服务发展能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

(二)职业教育量质齐升年(2025 年)。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实施学校改扩建、新建工程,实现办学资源倍增,学校布局更加合理,职业教育品牌效应彰显,发展贡献度跃升,社会满意度提升,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稳居全市前列。

(三)职业教育赋能增效年(2026年)。学校专业与县域产业的匹配度进一步提高,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学校改革发展全过程,坚持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充分发挥临沂红色资源富集、传统文化资源深厚的铸魂育人优势,深入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夯实学生的信仰基石和文化、专业基础,培养传承红色基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先进技能、适应未来发展的技能人才。

(二)健全统筹指导机制。完善校务委员会、理事会、教代会、家长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会议制度。配强职业教育教科研力量,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研究。

(三)完善评价制度。对标全市职业院校办学质量考核体系,完善校内评价制度。继续深入实施质量年报发布制度,把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产教融合成效、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构建学校与企业、家长和社会各界多方共同进行评价的多元化开放型评价体系。

(四)营造发展氛围。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宣传优秀毕业生和一线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典型事迹,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常态化开展校园开放日、企业开放日、面向中小学生的职业体验、面向社会的便民服务、职教成果展示等宣传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进校园和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会等活动,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