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规划计划
索引号: junanxianjnsd7001/2022-000005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学校 组配分类:
临沂市农业学校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规划


发布日期:2022-06-16   作者:临沂市农业学校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临沂市人民政府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迅速行动加快推进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通知》(鲁教职函〔2020〕3 号)、省教育厅等6部门《关于“一市(校)一案”编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鲁教职字〔2020〕4号)等文件要求,莒南县组织专班编制了《莒南县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全力推进“职教高地”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县委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落实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和《临沂市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议事协调职能和职业院校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确保职业教育正确方向,确保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加强职业院校党的建设,健全组织体系,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领导和促进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建设。建立有利于职业院校长远发展的领导班子选用、培养、交流、退出机制,让德才兼备、热爱职业教育的政治家、教育家管好办好职业院校。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工作高效推进机制。莒南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莒南县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领导小组”,指导、协调推进高地建设工作。制定了《莒南县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内容等。指导临沂市农业学校成立了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临沂市农业学校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各级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加强调度和推进。

(三)推进技工学校和临沂农校融合发展。2019年3月,莒南县人民政府召开常务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将莒南县技工学校的人、财、物整体并入临沂农校,在临沂农校加挂莒南县技工学校的牌子,实现两校融合发展。

(四)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指导职业学校自设内设机构,优化选人用人。临沂农校结合办学实际,进行了部分机构编制调整,增设1个管理机构、1个教学机构、3个教辅机构、调整1个教辅机构为管理机构以及调整1个管理机构为教学机构,并报莒南县委编办备案。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结合县管校聘工作相关要求,开展了中层干部调整工作,选拔任用了11名中层正职、30名中层副职充实到学校中层岗位中。学校按照省、市、县关于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通过自主招聘总量备案管理人员以及落实20%编制员额内自主招聘兼职教师的政策,招聘了85名专业教师,有效地填补了专业教师岗位空缺,包括技能大赛优秀获奖选手以及行业企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五)开展普职融通工作。根据各级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普职融通工作。目前,2019级、2020级分别有114名、261名同学转为中专学籍,对接春季高考。

(六)落实“职教高考”制度。2019年9月,在原技工学校校址挂牌成立临沂市农业学校升学部,对接春季高考。现有18个职教高考班,学生约800人(19级300余人,20级500余人)。2020年春季高考再创佳绩。470名同学升入高校,其中本科69人。牧医专业有4名同学进入全省前10名。机电专业王成昊同学通过山东省技能拔尖人才免技能考试升入本科高校。2017级动物医学“3+4”本科班42名同学全部转段成功。组织了514名同学报名2021年春季高考。

(七)落实育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扎实开展社区教育。制定了《2020年莒南县社区教育培训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了全县社区教育工作会议。组织各镇街推进“山东省终身学习在线”注册工作,推行线上学习。协助各镇街社区教育中心共同完成了职成教育扶贫培训83个班次计4150人。一年来,指导、协助各镇街开展的老年教育、青少年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相关社区教育活动136个班次,参加学习人员达9801人。

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培训。2020年以来,与相关部委办局联合,举办全县审计工作干部培训、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重点扶贫村农村信息员培训、新教师培训等共36个班次,培训人员7368人。连续举办了12期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班,培训人员1230人。举办了4期村镇建筑工匠培训班,培训人员524人,学校被临沂市城乡建设服务中心发文表彰为2020年度全市村镇建筑工匠工作成绩突出的培训机构。

(八)积极参与高质量有特色职业院校建设。组织教干教师参加全省“双高”职业院校申报培训。积极筹备申报“双高”和五年制院校项目。

(九)优化、调整专业布局。根据区域产业需求,增设护理、幼儿保育、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

(十)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和技能鉴定项目试点。2020年以来,申报、通过了5个专业、9个全国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电工、保育员、育婴员三个技能鉴定试点项目。共有341名同学参加了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商用车销售服务、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幼儿照护等1+X证书试点考试。

(十一)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成立临沂市农业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进一步强化教材建设。多个专业参与了全市立体化教材开发和使用工作。在2020年度山东省精品课程评选中,李建飞、张凯老师获一等奖,葛玉萍老师获二等奖,薄欣老师获三等奖。

(十二)加强教科研工作。实施教研组长聘任制改革,共聘任校内兼职教研员22名,将全校任课教师划分为22个教研组,强化教研工作。组织开展了系列示范课、公开课等集体教研活动。组织了省、市级课题的结题和申报工作。

(十三)不断深化合作办学。规范与中国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山东网商集团、中德诺浩(北京)公司等机构的合作办学,提升合作水平,规范办学行为。与海信集团达成共建技师工作站合作协议。强化集团办学,学校成为山东省数字经济联盟理事长单位、鲁南职业教育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临沂现代商贸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示范单位。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够全面。目前,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性文件,执行起来缺乏明确的政策依据。

(二)招生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受生源减少、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学生就读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还存在重普通高中、轻职业教育的观念,影响了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按职普1:1的比例调整高中阶段招生计划面临社会压力,还存在较大困难。

(三)办学设施严重不足。莒南县职业学校现有校园占地面积小、建筑面积少,教学、生活场所不足,实验实训设备短缺,制约了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技能教学质量的提升。近年来,莒南县创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临沂市农业学校创建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山东省示范性中职学校等,办学水平走在了全市、全省的前列,在下一步的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群等项目申报中有较大优势,但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不足,制约了全县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市委市政府批复莒南县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实现高职、中职一体化发展。

(四)办学经费有待进一步增加。需要出台相关文件,提高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标准。根据职业院校“承担更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任务”的要求,需要自上而下进一步增加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

(五)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制度。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十条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极大调动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校企合作前景广阔。但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资质、相关优惠政策没有明确的制度或法律规定,执行起来有较大难度,或无法落实。校企合作也缺乏相应的监督、监管机制。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筹建临沂滨海职业学院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临沂滨海职业学院筹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同时,由组织部发文选定各成员单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具体负责项目推进与实施。

2.快速调整用地规划。学校选址位于临海新城高铁片区,范围四至为高铁连接线(西五路)以东,平顶山以西,筵宾河(规划筵宾湖)以南,中兴路(规划礼宾湖)以北,约有1200亩。其中,土地利用规划已确定为建设用地的280亩,需要迅速落实用地指标,办理土地证,用于申报中央投资项目公共实训基地;按高铁片区总体规划,尽量靠近城区。将根据省规划情况,进一步确定具体用地范围,相应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尽快确定用地指标。

3.明确筹建方式、办学模式。按照“先建后批”的思路,以临沂市农业学校新校区、临沂市公共实训基地为依托,先行建设(也可先办五年制高职),待批复后再行变更手续。由国有企业莒南县城市发展集团承担建设任务。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等14部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探索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经营学院。

4.纳入山东省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广泛征求发改、财政、人社、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的意见,完善《关于设置临沂滨海职业学院的可行性论证报告》,申请将“临沂滨海职业学院”列入临沂市“十四五”规划、山东省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

5.实现多功能发展。在临沂滨海职业学院校区内,设立社区教育学院、临沂市现代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赋予学院中、高职贯通培养、各类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等多种功能,建成一所综合性院校。

(二)扩大招生规模

充分利用“3+4”对口贯通本科、“三二连读”专科、职教高考、校企合作等政策,加强招生宣传,扩大招生渠道,增加招生数量。

(三)申办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群

根据省教育厅要求,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申办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和五年一贯制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