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一、前言
基础测绘是服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基础测绘是掌握国情国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辅助管理决策、服务工程建设、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发展基础测绘,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山东省测绘管理条例》和相关规定,按照《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山东省“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临沂市“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以及《莒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县基础测绘现状和发展趋势,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涵盖莒南县所辖的行政区域。规划期限为五年(2021-2025年)。
本规划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备案,是我县“十四五”期间编制基础测绘年度计划及具体工作组织实施的依据。
“十三五”期间,全县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加丰富,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基础测绘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
“十三五”期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县国土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山东省测绘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条例,高度重视基础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的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探索创新测绘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测绘管理职能,加强测绘工作统一监督管理。
机构改革后基础测绘统一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管理,测绘管理科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基础测绘管理工作成效显著,获得了政府和上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
2.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
——测绘基准体系不断完善。县域内各类控制点得到有效维护,维护GPS点B级1座,C级16座,D级19座,E级49座,连续运行参考站1个;二等三角点4座,三等三角点3座;三等水准点9座,共计102座。为全县统一测绘基准、建立较为完备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打下了基础。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内容更加丰富。完成县城中心城区及乡镇驻地85平方公里1∶500和建制乡镇数字线划图全面更新1次;由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发证,全县域内的所有农村居民地进行了1∶500地形图测绘。
——完成1∶1000、1∶2000数字地形图。规划期内完成了建成区和镇驻地1∶500的数字地形图的测制。
——建立地名数据库。为满足地名和行政区划管理的需要,县民政局更新了县域范围的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
3.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基础测绘成果需求更加广泛。城区、建制镇、农村居民地1:500地形图已经覆盖,有效地保障了全县城乡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城市综合管理等工作的顺利实施。
——公共地图产品更加丰富。编制出版了《莒南县地图》、《莒南县城区图》、《莒南县交通旅游图》,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丰富的公共地图产品。
——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完善了县级测绘应急保障预案,进一步增强了测绘应急意识和测绘应急保障队伍的反应能力,为测绘应急保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呈现量大面广的趋势,对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相比之下,我县基础测绘在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覆盖范围、现势性、数字平台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
1.规划执行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
县基础测绘管理机构虽然已经成立,但仍存在管理人员、技术支撑队伍、装备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在基础测绘组织实施、测绘成果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运维、测绘产品质量检验、应急测绘保障等方面职责需进一步加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县虽然获取了城区部分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产品,但在产品形式、覆盖范围、更新周期等无法满足我县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公众的需求,需要建立动态更新、要素更新、联动更新机制,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和更新效率。
现有地理信息资源供给不能很好满足政府精细管理和高效服务的迫切需求,县规划区范围遥感影像需提高时空分辨率,重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需要年度更新,标准地名地址数据应当纳入基础地理信息范畴。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标准需进一步完善,促进地理信息资源部门间共享和相互供给,提高全县地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4.基础测绘更新机制尚未完全确立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基础地理信息变化的动态性更加明显、频率更快。目前,我县基础测绘更新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周期和更新原则等没有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基础测绘工作的发展,影响了基础地理信息准确、及时的测绘服务保障功能。
5.基础地理信息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管理亟待加强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具有对各类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层管理的能力,并可实现对不同格式、多源、多时相数据的集成管理和应用,大大拓展了基础测绘成果适应需求变化的能力。以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可以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基于空间位置的应用服务。我县由于种种原因还未启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造成了政府各部门信息系统建设缺少有效的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源,不能很好地实现城市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随着科技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快速变化,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网络化、应用社会化、业务管理精准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测绘技术成为未来基础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地理信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辅助政府管理决策及方便百姓生活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随着“地理信息+”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地理信息应用需求急剧增长,地理信息服务方式、产品形式和内容将发生深刻变化,转型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民用化进程显著加快。地理信息获取逐步向多平台、多领域、高分辨率立体模式发展,国产化遥感影像获取能力明显提升。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及自动化、智能化处理水平不断提高,地理信息服务时效性进一步增强,不同领域地理信息数据共享、集成应用及产业化趋势日趋活跃。信息化测绘成为测绘技术转型的主要方向。
地理信息是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信息资源,地理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智慧城市、位置服务、商业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众多行业的支撑。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地理信息技术与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融合,地理信息产业大众应用领域已经从导航、互联网地图向街景、物流、交通等方面不断延伸。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互联网+”热潮的推动下激发出巨大能量,迎来创新发展的新机遇。随着“互联网+”的融合、“地理信息+”的发展及国家对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的重视,跨界信息的融合与集成会产生许多新的应用,地理信息应用将更加多元化。
地理县情监测是及时获取地理县情信息、分析掌握地理县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地理县情作为重要的基本县情,能够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规律,对于促进在地理空间上合理布局人口和经济活动、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地理县情监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地理信息大数据、时空信息云平台、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保障等极大拓展了基础测绘服务范围,基础测绘正由地图测制更新为主向以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主加快转变,并逐步向以联动更新、按需服务、开放共享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基础测绘转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将成为我县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十三五”期间,我县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基础测绘成果作为前期性,基础性事业服务,已发挥巨大作用。经济发展的加快,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就越大,要求越高,根据《莒南县“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对政府各部门的调查研究,“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政府各部门对基础测绘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需求
我县位于鲁东南苏鲁交界处,处于鲁南经济圈和临日都市圈交汇处区,具有近海临港的独特区位优势。随着临沂建设规划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中心城区东扩,精品钢基地建设,莒南将会是临沂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是市委、市政府推进临港产业向东发展、向海发展的“主战场”。同时,莒南处于长三角辐射圈层,正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将打造为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农产品供应基地、长三角地区休闲旅游“后花园”、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大后方”。这迫切需要基础测绘提供地理环境、区位条件、交通状况、生态体系等空间地理信息来辅助战略决策的规划和实施。
2.空间地理信息数据需求
通过需求调研,各部门对线划地形图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对辖区内的1:500数字地形图做到及时更新,及时提供使用,各种数据精度满足的标准要求。
(2)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求对辖区内的主要建成区1:500数字地形图做到及时更新,至少三年更新一次,以保持数据的现势性,从而达到规划的准确性。
(3)自然资源和规划、民政、房产、规划、公安、林业、农业、镇(街)政府等部门要求对山区居民区进行1:2000数字地形图全覆盖,以满足人口治安、房屋产权、用地权属、应急突发事件等管理。
(4)水利部门要求尽量对河流沿线布设高等级控制点,有条件的情况下施测大比例尺地形图,以应对“十四五”期间,全县大水网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田灌溉、中小河流治理、库区移民扶持等工程建设。以及应对上级部门的规划要求。
3.地理信息应用服务的需求
地理信息发布需求。政务公开及信息发布越来越得到人民群众的重视,地理信息平台来发布其精确的位置信息:
(1)自然资源部门需要通过电子地图发布地质灾害点的位置分布图;
(2)电力供水燃气等公用部门需要通过公共地理信息平台发布因设备检修造成准确的影响区范围;
(3)城市规划建设等部门需要通过电子地图将其建设项目的批后公示中准确发布其建设项目地点及范围;
(4)公安和民政部门需要电子地图进行突发事件处理的路线选择和准备预案的设计安排。
专业地理信息建设需求。作为科学决策的辅助工作,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已日益普遍,从简单的区域个数统计到复杂的空间优化分析,不少部门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应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一些部门在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时已经或准备建立了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持续为本部门工作开展提供相关地理信息服务。
4.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莒南旅游资源富集,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古朴,红色历史厚重。全县着力打造“齐鲁红都、古镇庄园、卧佛奇观、圣水仙山”四大旅游品牌。现已建成天佛风景区、天马岛旅游区、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无极鬼谷旅游区、沂蒙玉牙茶文化园、鸡龙河城市湿地公园、白马河湿地公园等旅游区,还有恐龙脚印化石遗址、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山东省新华书店诞生地、王家坊前展览馆、高家柳沟展览馆等众多景点。莒南县地处沂蒙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全县共登记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革命文物点等不可移动文物436处,共有博物馆类、纪念馆类展馆、展室42个。
通过深度开发,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在的文化、科普、军事、娱乐等方面的价值。为了景点、不可移动文物、展览馆等做好基础建设和宣传工作,基础测绘需要为旅游景点提供景点旅游图、各景点三维景观、网上电子地图等展示各景点的风景及相关配套设施状况,旅游业对基础测绘的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用以建设各景区的电子旅游图,以便能够真实展示各景点的风景。
(2)景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数字地形图,以供规划、建设和开发的需要。
(3)实施景区附近交通工程及沿线的数字地形图的测制,为各景区提供包括通往景区的客运、公交信息及景点内部的道路状况等交通信息。
(4)对景区实施倾斜摄影测量,获取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并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数据获得的高程和纹理,建设景区三维精细模型。
(5)436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42处展览馆、展室的平面位置图及周边50米范围内数字地形图,以供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需要。
5.应急保障的需求
自然灾害、社会突发等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如科学应对突发事件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真正考验,应对这些事情的应急测绘服务保障是对测绘服务能力的真正考验。通过需求调研,可能存在应急保障测绘需求有:
台风、地震、山体滑坡等灾害发生后,快速获取影像等数据供灾情分析,救援布置等救灾应急使用;公安系统和消防部门接警以后需要快速的掌握时间点的具体位置,选择最佳路线;城镇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事件地点详细的地形信息数据供科学决策分析使用。
综上所述,我县各基础测绘利用部门认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更新,地下管线的测绘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各部门之间产品和需求的共享、共建以及相关测绘产品的开发将融入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服务等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地理信息产业的互动发展,为基础测绘成果的转化和增值提供了宏观的途径,使基础测绘的作用得到了延伸。“十四五”期间基础测绘对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走在前列”高点定位主动融入发展新格局,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为导向,以满足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为出发点,切实加大基础测绘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基础测绘工作体制机制,丰富和更新全县地理信息资源;积极为实现“数字莒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构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立健全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不断提升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新莒南做出贡献。
1.坚持政府主导和统筹协调的原则
强化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基础测绘统一监管的职能,统一组织实施测绘基准建设、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基础测绘项目,统一提供基础测绘成果,避免分散或重复投资。进一步明确县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权限,完善县级政府公共财政对基础测绘稳定投入与持续增长机制,为基础测绘的发展提供保障。
2.坚持需求导向和效益优先的原则
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测绘的需求为导向,合理制定基础测绘的发展目标和计划;继续贯彻“人才强测”战略,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在“科技兴测”战略的指引下,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升装备水平,深化基础测绘体制改革,依靠创新求发展,不断提高基础测绘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顺应高技术融合发展趋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测绘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发展方式,推动基础测绘技术体系由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科技创新对基础测绘发展的贡献率。坚持“科技兴测”和“人才强测”战略,转变测绘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发展方式,科学谋划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升级、资源共享交换、应急测绘保障等重点工程项目,密切跟踪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趋势,注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促进基础测绘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4.坚持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原则
坚持基础测绘融入自然资源发展,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基础测绘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提升人才队伍和重大装备支撑能力,加快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促进基础测绘高质量发展。
完善基础测绘管理体制和机制,初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基础测绘定期投入及更新机制;初步形成信息化测绘体系,建立完善和统一的基础测绘基准,加快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推进“数字莒南”向“智慧莒南”建设,完善地理信息分发服务体系;探索地理县情监测的内容,技术方法体系日趋完善;应急测绘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面提升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1.常态化测量标志点管护
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及省市关于加强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要求,持续做好全县测量标志点的年度巡查管护。配合省、市做好县域内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维护工作,建立常态化测量标志点管护机制,全面掌握测量标志点的现状,确保测量标志点使用效能。
2.优化提升现代测绘基准
测绘基准体系是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测绘基础设施,配合国家、省、市做好新一代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配合做好新一代高程基准体系和重力基准体系建设,推动北斗导航基准服务系统的创新应用,优化提升全县的现代测绘基准。
3.统筹获取全县航空航天遥感数据
充分利用省、市资源,统筹获取高分辨率倾斜航空影像数据和年度0.5米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大力推进实景三维建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卫星服务平台临沂市级节点,获取与更新全县月度优于2米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根据测绘业务计划,建立统一获取、共享使用模式,统筹获取县区激光雷达数据和优于0.02-0.2米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数据,避免重复获取处理,提高资源和经费使用效能。
4.构建和更新基础地理时空数据库
基于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场景重构地理实体,构建“一库多能、按需组装”的基础地理实体库。实现地理实体按精度按需求快速动态更新,利用“多测合一”,实现基于测绘业务的众源数据生产与联动快速动态更新;利用AI影像对比分析技术,实现基于变化信息的定向、定点地理实体数据的采集与更新。利用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激光雷达数据,生产和更新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配合市级规划开展沭河等重要河流水下地形测量,完善水下地形数据资源,建立以地理实体为核心的水陆一体、多尺度融合、现势性强的基础地理时空数据库。
5.建设实景三维数据体系
利用卫星/航空遥感影像、激光雷达点云、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构建覆盖全县1米格网的地形级实景三维模型,直观展示全县地形地貌特征。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方式,构建以倾斜摄影为核心,优于0.1米分辨率的县城地形三维模型,推进建成区实景三维单体化模型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用精细化建模方式,推动构建城市地标性建(构)筑物,重要场所、重点企业的部件级实景三维模型。搭建实景三维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为自然资源管理、城市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应急保障等提供三维空间一张图支撑,打造三维空间支撑基础设施。
6.优化提升时空信息云平台服务能力
持续做好时空信息云平台运维,优化提升平台功能和服务能力,配合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联动协调更新。建立全县政务空间地理信息一张图平台,强化服务全县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空间支撑作用。
7.提升自然资源测绘服务保障能力
基础测绘是自然资源部门履行“两统一”职责及技术支撑,立足做实测绘工作“两服务、两支撑”根本定位,进一步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基础性作用,实现与自然资源基础数据的深度融合,建设三维自然资源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实现基于实景三维的自然资源综合数据管理、工程规划三维审查、三维不动产登记、三维自然资源空间规划、矿山监管等应用,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管理从二维向三维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无人机、卫星遥感、测绘地理信息等技术优势,利用人工智能影像解译技术,构建服务于自然资源监察的“天-空-地-人”一体化服务新模式。
8.提升地图服务保障能力
提升地图服务保障能力,及时编制政务专题地图。加强公益性地图保障,更新出版《莒南县地图》、《莒南城区地图》、《莒南县地图集》等。编制综合县情地图集及行政区划、交通旅游等挂图;探索编制地图文创产品,繁荣地图文化市场,提升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地图需求的保障能力。强化地图市场监管,开展常态化的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和问题地图整治,树牢群众的国家版图意识。
9.提升基础测绘公共服务能力
强化基础测绘成果管理和分发服务能力,及时发布数据目录,优化各类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流程。完善基础测绘成果档案制度,实施数据成果异地备份,确保测绘成果安全。推进公众版测绘成果的加工,通过保密技术处理等技术方式,促进测绘成果社会化应用。建设“多测合一”平台,实现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与应急管理救援部门联合建立健全应急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应急测绘统筹联动机制,加强人员技术装备配置、数据资源储备,联合开展应急演练和组织应急培训,提升应急测绘快速响应、协同保障能力。
10.全面实施人才强测和科技兴测
人才和科技是推进基础测绘事业发展的基础,实施人才强测,加强培养和引进测绘地理信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人才工作政策措施,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使用、评价机制,打造一批测绘创新与应用工作室。实施科技兴测,推进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积极争取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方面试点建设工作,推进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与应用,全面增强科技和人才对基础测绘的技术支撑能力。
11.完善测绘高端装备体系
加强高端技术装备应用,引进高端技术装备,搭建具备强大的储存和计算能力的“测绘云”,推动全县基础测绘信息技术装备体系向实时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基础测绘数据快速获取、自动处理、高效服务,构建新型测绘体系所需的装备体系。
12.加强基础测绘体系建设
依法编制基础测绘规划,加强与省市基础测绘规划衔接,强化基础测绘规划实施,建立省市县一体化的基础测绘体系,探索构建新型测绘体系。建立健全基础测绘运行管理机制、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共建共享机制。加强测绘人才队伍和技术装备建设,全面提升基础测绘服务能力和水平。
13.完善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按照分级实施的原则,结合发展实际,根据市级要求,统筹获取县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1:500比例尺地形图覆盖城镇和村庄驻地、1:2000比例尺地形图覆盖其它区域,形成覆盖全县域的地形图库。结合不动产测绘、规划核实测绘、卫星图斑等,实现地形图库按要素动态更新。开展实景三维县城建设,完成县城建成区实景三维单体化模型建设与更新,推进重点场所、标志建筑物等部件级实景三维模型建设。
14.提升基础地理信息服务能力
提升基础测绘“两服务、两支撑”的能力,推动基础测绘工作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推进时空大数据平台和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平台县级节点建设。强化基础测绘在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空间规划、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空间支撑作用。加强公益地图、专题地图、特色地图编制工作,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十四五”期间,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全县测绘的发展基础、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全县基础测绘重点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测量标志维护工程
加强测量标志的保护,建立健全测量标志定期维护制度,严格落实测量标志管护经费和责任。莒南县共有需要管护的测量标志102个,需要落实测量标志管护经费和责任。根据测量标志维护、迁建情况及时对全县测量标志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维护。
2.配合做好测绘基准体系建设
按照自然资源部、省厅、市局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运维要求,配合做好新一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优化提升全县的现代测绘基准。
3.国产卫星遥感影像即时获取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即时接收国产ZY1、ZY3、GF1-7卫星的0.8-2米分辨率卫星影像。充分利用省、市资源获取县域遥感影像资源,获取县域0.5米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0.5米影像年度更新。
4.倾斜航空影像获取
充分利用省、市资源,根据我县实际需求统筹获取全县域0.20米分辨率倾斜影像,实现县域航空影像全覆盖。结合实际需求,规划期内获取县城80平方公里0.05米分辨率倾斜影像数据,实现县域高分辨率三维影像覆盖,完成实景三维莒南建设。
5.航空遥感数据获取
规划期间结合0.05米分辨率倾斜影像数据范围,获取县域其它区域优于0.1米分辨率的航空数码影像数据。规划期间获取1次覆盖县城优于0.1米分辨率的航空数码影像数据,规划期内实现县城优于0.1米分辨率航空影像覆盖一次。统筹获取全县域1米间距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县城0.5米间距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满足全县对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表面模型等应用需求。
6.数字正射影像图测制与更新
充分利用省、市资源统筹获取全县遥感影像,每年更新一次全县0.5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利用县城0.05米分辨率倾斜影像和优于0.1米航空数据影像,制作相应的数字正射影像。利用即时接收的0.8-2米分辨率国产卫星影像,快速制作响应的数字正射影像,全面保障各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影像数据现势性和高精度的要求。
7.数字高程模型、表面模型生产与更新
充分利用省、市资源统筹获取县域1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表面模型。利用县城区0.5米间距激光雷达点云,生产县城区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表面模型。
8.大比例尺地形图库更新
全面实施地形图库按要素、按精度更新和动态更新,统筹利用农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规划核实等项目成果,更新地形图库中相关要素,提高要素精度,建立基于社会项目的多源动态更新机制。充分利用月度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倾斜影像,开展月度影像变化监测,建立“变化发现-定点巡查-及时测绘更新入库”的动态更新机制。
9.水域水下地形测绘
配合市局要求开展县域内水域水下地形测绘,填补基础地形图水下地形数据,构建水下水上一体化连续地形图,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防洪、实地生态保护等提供基础数据服务。
10.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更新
配合省、市建立省市县联动更新和跨部门协同更新机制,充分依托省、市资源开发利用地名地址在线采集系统,实现与相关部门APP无缝集成,充分利用部门网格巡查员,实现地名地址、兴趣点的在线采集与更新。
11.政务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与更新
利用地形图框架要素、影像数据、专题数据,构建涵盖全县区划、道路交通、标准地名地址等专题数据的综合政务空间地理基础库。采用测绘自主可控专项试点项目形成的保密技术处理成果,进一步扩展空间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覆盖范围,实现政务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更新,保障数据的现势性,全面提升政务空间地理信息的服务能力。
12.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建设与更新
充分利用试点区域的DLG、DOM、地名地址数据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国情数据、自然地形地貌数据、自然保护区数据等专题数据,探索地理实体分类、粒度及精度,以及众源众包的基础地理实体生产与更新模式,全面生产、重构基础地理实体,构建以地理实体为核心,“一库多能、按需组装”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全面探索基于地理实体的跟新技术体系,实现“一个地理实体只测一次”。
13.实景三维莒南建设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航空影像、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构建覆盖全县的地形级实景三维莒南。充分利用省、市资源统筹获取县域0.15米分辨率的倾斜影像,构建覆盖全县域0.15米分辨率的实景三维莒南。以县城区0.05米分辨率倾斜影像数据为基础,构建覆盖县城区0.05米分辨率的实景三维。
14.对接三维空间库和服务平台应用
融合地理实体、地理场景、地下管线、地质资料等构建二维三维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室内外一体、水上水下一体的三维空间数据库和实景三维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符合市级要求的县域三维空间支撑基础设施。构建实景三维自然资源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在露天矿山监管、三维不动产登记、工程规划审查等领域的三维应用,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由二维向三维转变。
15.自然资源遥感动态监测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遥感影像对比分析平台和全县月度卫星遥感影像,实现全县月度影像变化图斑提取,建立月度遥感监测机制。探索变化图斑在全县违法建设、非法采矿等方面的应用。开发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农作物监测等模块,实现全县耕地变化月度监测,强化全县耕地保护。根据实际需求,探索其它自然资源领域动态监测应用,全面提升服务自然资源监测的能力和水平。
16.对接多测合一平台应用
全面落实“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要求,建设多测合一平台,将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规划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测绘事项,实行一次委托,全流程服务。建立“统一标准、联合测绘、分类报告、成果共享”的新模式,全面提升和优化全县的营商环境。
17.地图编制与监管
“十四五”期间,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全面加强地图编制和地图审核工作。根据需要编制行政区划图、交通旅游图等地图,拓宽我县测绘产品的公共服务领域和应用范围。加强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开展国家版图意识教育进课堂活动,问题地图清查与整治。加强地图安全审校,建立快速地图审核机制,全面保障政府及社会公众用途需求。
18.应急测绘保障服务
加快航空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等相关的应急测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测绘应急保障预案和测绘应急保障管理制度,加快应急测绘保障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数据获取能力和数据处理与产品生产能力。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加强测绘应急资源储备,建立涵盖专家、队伍、设备、成果等各类应急测绘保障资源的储备库,完善测绘成果应急调用与提供机制,加快应急保障平台建设,建立应急资源管理、应急决策支持等应用系统,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形成突发事件应急测绘保障资源快速调用和集结联动机制。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基础测绘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基础测绘各项法规政策和管理机制,依法组织实施基础测绘项目。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做好基础测绘规划、年度计划和基础测绘项目实施。建立完善数据的获取和更新机制,全面提升基础测绘数据的现势性,全面保障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公众对基础数据的需求,服务数字莒南建设。
按照《测绘法》基础测绘分级管理的要求,县政府要充分认识基础测绘的公益性,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市级资金支持基础测绘项目,依法将基础测绘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基础测绘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完善基础测绘经费管理制度,健全基础测绘经费的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估机制,优先保障重大基础测绘项目实施,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重点项目对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带动作用。科学编制基础测绘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分解落实任务目标,健全省、市、县统筹获取、协同推进机制。在遥感影像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联动更新、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地理国情监测等重点项目上的省、市、县三级联动、统筹实施,以项目促区域间协调统筹发展。
根据全县“三引一促”工程的要求,强化全县技术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更加注重拥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组建科技创新工作室和创新团队,建设一支由科研与生产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升在智慧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不动产登记等方面的地理信息科研自主创新能力。
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紧紧把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各类专题资源的空间承载作用,努力促进各部门数据的共建共享。汇聚各类数据资源,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多部门间的数据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基础测绘成果属国家密级成果。为了有效解决面向数据的保密性、可靠性、完整性,面向用户的信息鉴别、授权访问控制、抗否认性和可服务性及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等信息安全,在促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中,必须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的有关规定,采取防病毒、防黑客入侵、密码审查、灾难恢复等安全措施,确保密级数据安全,促进基础测绘成果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