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1、“6+2”现代产业(P1):冶金有色、机械制造、绿色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主导产业,新能源、生物制药两大新兴产业。
2、“1525”培植计划(P2):到2016年,培植主营业务收入100亿级企业2家,50亿级企业2家,20亿级企业6家、5亿级企业40家。
3、“三品一标”(P2):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4、“个转企”(P3):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
5、4个“园中园”(P3):冶金有色工业园、机械制造工业园、生物化工工业园、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
6、“两集中、两到位”(P6):推进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7、“五个平台”(P6):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12345”和“12340”、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农村三资管理“五个平台”。
8、“东接南融、向东发展”(P9):向东对接蓝色经济区,向南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突破发展东部县区临港经济,推动市中心向东扩容。
9、核心圈层(P9):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将中心城区、临港区、莒南县作为市域核心圈层发展。
10、五路通港(P9):岚济路、北疏港公路、南疏港公路、临岚高速、规划中的临沂至日照高铁五条道路通向沿海港口。
11、“1142”(P11):即“一区、一廊、四板块、两基地”,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核心示范区,沭、浔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北果、南茶、西菜、东畜”四大高效主导产业板块,粮食基础产业基地和花生支柱产业基地。
12、“接二连三”(P11):接二产、连三产。接二产,推动农业向前端肥料、农机、种子、饲料延伸,后端向农产品深加工和包装、营销等延伸。“连三产”,大力发展农产品销售、物流业,推进冷链物流、农超对接,扩大市场占有率。
13、“一心、一带、三区”(P11):“山、水、佛、湖、城”五位一体的城市休闲中心;以沭河、浔河为轴的乡村生态旅游观光带;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区、红色文化体验区、沂蒙民俗风情休闲区。
14、“3551”工程(P12):到2017年全县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3万户,民营企业达到5000家以上,“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统称)达到500家以上,民营经济总产值过1000亿元。
15、“小升规”(P12):微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企业。
16、“五河汇城”(P12):鸡龙河、卧龙河、磐龙河、白马河、龙王河等五河汇聚县城。
17、“两区同建”(P12):农村社区、产业园区同时建设。
18、“五项六化”(P12):五项指气上楼、暖上楼、水治污、饮水达标、环卫保洁市场化物业化;六化指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电子监控网络化。
19、“三区三村”(P13):现代农业园区、农村新型社区、乡村风光休闲区和整洁乡村、风情乡村、美丽乡村。
20、“四张清单”(P13):是指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21、PPP合作模式(P13):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投资运营,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
22、“三同时”(P14):环保、安全、节能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3、“四区一极”(P14):科技创新先行区、现代产业集聚区、生态建设示范区、对外开放引领区,县域经济增长极。
24、物联网经济(P14):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25、“河长制”(P15):对全县278条支流、沟渠进行行政化管理,由各级干部落实治污责任。
26、“三个一批”(P15):对规模以上企业限期治理一批、停产治理一批、关停拆除搬迁一批。
27、“6个100%”(P15):施工现场围挡率、进出道路硬化率、工地物料篷盖率、场地洒水清扫保洁率、密闭运输率、出入车辆清洗率达到100%。
28、“两高一资”(P15):指高耗能企业、高污染企业、资源性产品企业。
29、“五大防控网络”(P16):社会面防控网、内部单位居民小区防控网、内部单位居民小区视频监控网、重点人口管控网、虚拟社会管控网。
30、“三集中、三到位”(P17):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科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切实做到审批事项进驻落实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
(来源: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