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4年2月12日在莒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三年倍增争进位、五年跨越建强县”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实现了三个历史性跨越,被授予全市县域经济发展三年倍增先进县区一等奖,连续四年荣获全市县域经济发展一等奖。
一、经济运行稳中趋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33.6亿元,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2:41.3:45.5;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5亿元,增长30.6%,在全省县域财政收入排名中上升了5个位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9.2亿元,增长20.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亿元,增长13.3%。
工业经济持续跃升。积极培育壮大“6+2”现代产业集群,被评为全市产业推进工作先进县。大力实施“三百计划”和“1525”骨干企业培植计划,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6+2”产业、50家骨干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87.8%和56.9%;产值过亿元企业143家,增加26家;纳税过百万元企业173家,增加25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获批市以上科技项目18项、市以上研发平台23家,授权专利242件。实施技改项目130个,其中过亿元17个。获市长质量奖、市长质量提名奖各1个,新增山东名牌产品3个,被评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县。
现代农业提速增效。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新流转土地3.5万亩。重点建设了富硒花生、有机茶叶、花卉苗木、畜禽养殖等8大特色基地,新增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2家、“三品一标”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98家,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发展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134家,连续7年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投资3.6亿元建设小农水重点县二期、陡山水库除险加固及灌区续建配套等水利工程610处,全市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成片造林6.24万亩,被评为中国经济林之乡。相沟扶贫项目、洙边涝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分别通过国家、省验收。
现代服务业繁荣活跃。围绕“四大品牌”,加快构建“三大板块、九个组团”的旅游格局。建成沂蒙革命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和曹玉海纪念馆,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天湖搏大鱼比赛等活动。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亿元,分别增长19.3%和16.1%。实施“村社共建”项目160个,全省“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推进会观摩了我县现场。金融存贷款余额达223.3亿元、123.8亿元,分别增加33.7亿元、16.9亿元。新发展小贷公司2家、民间融资服务公司4家,2家企业在齐鲁股交中心挂牌交易。新发展物流企业22家,被评为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县。
镇域经济快速发展。深化提升镇域经济 “5个1”工程,十字路、大店、筵宾、岭泉、道口等5个镇街成功引进5亿元项目落户“一区三园”;12个镇街均实施了5000万元以上技改扩张项目;8个镇街建设了农业精品园区;12个镇街实施了18个驻地社区和15个整体搬迁村项目,共建设安置楼304座;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120个,增加建设用地2560亩。9个镇街在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名中实现位次前移,6个镇街收入过3000万元。
二、要素投入力度加大,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园区建设再创佳绩。全力打造“一区三园”,进一步拓展临港经济发展空间。经济开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省级生态工业园创建和园区循环化改造,特色“园中园”建设初见成效,新落地产业项目34个,规模以上企业达85家,荣获全市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六连冠”。调整理顺了临港产业园管理体制,建成日供水2万吨水厂和11万伏变电站。加快临港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四纵三横”的路网框架。推动大店工业园提升改造磨料磨具产业,日处理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先后开展了“大好项目建设年”、“项目百日会战”活动,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15个,其中过10亿元8个。10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162个县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投资43亿元的鑫海新型复合材料、投资128亿元的临沂特钢高性能复合材料、投资35亿元的阜丰生物科技产业园、投资72亿元的大唐超超临界发电、投资20亿元的南京雨润冷链物流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全年争取上级扶持项目39个、无偿资金1.91亿元,被评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县。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52个,其中过10亿元3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51.6亿元、境外资金3195万美元,被评为全市招大引强工作先进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26亿美元,增长17.3%,其中出口5.13亿美元、进口3.13亿美元,分别增长18.3%和15.7%,鑫源保税仓库被批准成为全市第3家公用型保税仓库,被评为全市外经贸工作先进县。
三、统筹推进一体化发展,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加快老城提升改造,启动实施了10大城市综合体、10大房地产项目和东部生态水系工程,改造建设了西一路、上海路、G9路、淮海路等重点道路,完成房屋拆迁面积43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楼48座。全力推进临海新城建设,新建安置楼130座,交付使用59座,有989户群众实现搬迁上楼。投资1.1亿元的文化路和投资4400万元的西一路、西五路跨河大桥竣工通车,县法院便民诉讼服务中心、县医院应急中心、老年健康服务中心正在建设。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创新,荣获全市县城管理考核第一名,被授予全市创新县城管理进步县。在省级文明城市指数测评中列九县第二名。
镇村建设焕然一新。以“五有”要求为抓手,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城镇化率达到51.5%。开工建设了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5处镇驻地小型污水处理厂,全市污水处理工作推进会在我县召开。积极推进大店“扩权强镇”,实施了5万亩土地综合整治、浔河治理、古镇改貌、社区建设等综合工程。大店、板泉先后被列为全省百镇建设示范镇。新建农村住房7040户,危房改造500户。为110个村居通上了天然气,在全市率先实现“镇镇通”,全市加快推进镇镇通天然气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加快“生态莒南”建设,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2.1%,污水处理率达97.5%,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鸡龙河湿地公园被评为省级城市湿地公园和省级水利风景名胜区,被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创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全托管”模式延伸覆盖16条道路沿线241个村居。全市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暨美丽村庄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
四、倾力改善社会民生,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民生保障不断完善。始终坚持“紧财政富民生”,全县民生支出20.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7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群众对政府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在全市民意调查中前进4个位次。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6256人,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并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248.4元、取暖补助提高到1700元。机关事业人员人均月增资101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356元和10284元,增长13.6%和13.9%。发放城乡低保金6127.8万元,新建敬老院8处,改扩建4处。新建经济适用房130套,完成200套公租房主体施工及800户棚户区改造。投资4532万元实施了涝坡二期和相邸相沟集中供水工程,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1.2万人。成功列入全省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县,争取资金6480万元,新建道路196.7公里。长深高速连接线竣工通车,文莲国防公路、北疏港公路相继开工。实施农网升级改造,6万农户“低电压”问题得到解决。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强力推进中小学校舍改造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成总投资1.6亿元的34座中小学教学楼和标准化幼儿园,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省级初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新农合参保率达100%,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30元,完成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3.5万人。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广场文化艺术节,建设标准化村级文化大院60个,为43个村居1.5万户配齐“农家书柜”。人口计生工作稳定发展,合法生育率达92.2%。
五、政务环境日益优化,行政效能稳步提升
自身建设不断增强。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9件、政协提案108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有关要求,坚决反对“四风”。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政策措施落实年”和服务企业“四比四看”活动,切实优化政务环境,被评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县。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建设阳光莒南”和“全面深化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教育实践活动,6824名干部联系群众24.4万户,解决各类诉求8660条。优化提升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新建农村便民服务室45处。全力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县。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八项秩序整治活动,加快实施“天网”工程,强力推进“平安莒南”建设,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
民主法制逐步健全。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办理“县长信箱”和人民来信196件,播出“行风热线”190期、《民心桥》30期,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加大审计监察力度,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再上新水平,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政府法制、统计、物价、编制、史志、档案、烟草、农机、气象、丝绸、地震、邮政、通信、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广电网络、住房公积金管理、红十字会、盐务、石油、医药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奋斗伴随艰辛,成功凝聚智慧。一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加快莒南争先进位、跨越赶超步伐,必须坚持发挥临港优势谋划发展全局,走临港经济发展之路;必须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发展之路;必须坚持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走和谐发展之路;必须坚持公正透明、勤政廉政,走廉洁高效之路。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驻莒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中央省市属驻莒单位,向在我县投资兴业的外地客商和建设者们,向所有关心支持莒南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人均占有低,大项目支撑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因素趋紧,环境承载能力不强;财政增收压力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重;机关作风仍需改进,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三年提升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改革、突破临港经济的关键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推进实施西部经济隆起带规划,把我县列入重点打造的临港经济区板块,为我们发展临港经济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我县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重点开发区域和沂蒙革命老区享受中部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为我们争取支持、借力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自我加压不懈怠,抢抓机遇不迟疑,就一定能够实现率先隆起、加速崛起、跨越发展!
2014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谋发展、争先进位建强县”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临港经济为引领,以“6+2”现代产业集群培育为抓手,以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目的,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民生保障六大重点,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在复杂经济环境下,实现科学跨越发展,必须把握好事关全局的三个关键问题。第一,把握加快发展问题。发展是第一要务,莒南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与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小康,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必须坚持实施“项目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加大投入上项目,以大投入、大开发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第二,把握速度和质量效益问题。新的形势要求,发展必须坚持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既要速度,更要质量。发展中必须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等因素,加快转调创,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实现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第三,把握发展的统筹协调问题。经济发展的目的最终要体现到民生上,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民生建设的关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抓具体项目、解决民生实际问题,又要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的共享发展成果。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突出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推进临港新型工业化
加快集聚主导产业。按照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要求,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实施补链、强链、建链三项工程,推动产业向上下游配套、高端化发展。加快推进鑫海新型复合材料、临沂特钢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高精尖金属深加工产品,做大冶金有色产业;加快建设鑫昌机械数控机床和曲轴、良鑫机械扩建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精密、智能、绿色数控机床,做强机械制造产业;加快建设广源发等化工项目,大力发展精细化学品,做精石油化工产业;积极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与强企战略合作,创建知名品牌,做优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力争四大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40亿元、50亿元、80亿元、240亿元以上。积极培育扶持“四新一高”等新兴产业,着力谋划储备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的产业项目,推进产业集聚、规模扩张、效益倍增。确保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增长25%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30亿元,增长16%以上;利税50亿元,增长30%以上;技改投资增长30%以上。
加快壮大骨干企业。继续实施“1525”骨干企业培植计划,按照“五定五帮”工作要求,着力培育一批 “五型”复合式企业。以阜丰、绿润为引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力争50家骨干企业完成产值400亿元以上、利税27亿元以上,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5家。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年内扶持30家中小企业迈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
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联合,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力争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6项,申请国家专利260件,授权专利240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家,新增省名牌产品1个、著名商标1个,争创全省知识产权示范县。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资本运营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鼓励企业培养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科研团队。
二、突出品牌引领,坚定不移地加快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业产业规划,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龙头企业“前伸、后延”,增强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能力。依托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引导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积极打造板泉现代农业示范园、相沟玫瑰观光产业园、涝坡凤山生态观光园等精品园区。力争新流转土地3万亩,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50家,新建优质农产品基地5万亩。
加快农业品牌建设。开展优质农产品进大城市、大超市活动,着力做大莒南花生、莒南绿茶、莒南板栗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争创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力争新认证“三品一标”6个以上。
强化农业基础保障。以争创省级现代水利示范县为契机,着力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县二期、小农水重点县三期、陡山水库除险加固及灌区续建配套等重点水利工程。高质量完成2.4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和5.8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创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防灾减灾、节水灌溉和增效技术,筑牢发展基础。加强村级“一事一议”监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三、突出商贸旅游,坚定不移地做大临港特色服务业
提升发展旅游业。树立大旅游观念,深度开发旅游资源,着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全力构建“三大板块、九个组团”旅游格局,尽快融入大沂蒙旅游圈和日照沿海旅游圈。重点加快省政府旧址二期、大店浔河旅游观光带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洙边、大店、涝坡等乡村旅游,积极做好旅游开发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文章。强化旅游营销推介,开发富有莒南特色的旅游产品,扎实搞好贺年会、休闲汇等系列活动,力争接待游客225万人次以上。
培育发展商贸物流业。制定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对接港口和临沂商城国际化,打造连接半岛蓝色经济区临港商贸物流中心。依托现代流通体系,优化商业网点布局,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渠道,繁荣商贸流通业。有效整合现有物流运输、仓储、配货等网络,建立共享式公共信息平台,吸引有影响力的电商入园,提升改造传统物流。着力加快雨润、万里达、恒昌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能力强的现代物流项目。
创新发展财税金融业。全面落实“飞地经济”等政策,不断培植壮大财源。积极应对财税体制改革,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大力开展社会综合治税,提高税收征收能力。用活“山东金改22条”,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拓展保险市场,完成农信社银行化改革。积极推进新三板上市,深入推广融资租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助保金贷款等新型融资方式。继续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力争新增社会融资规模45亿元以上,引进股份制银行1-2家,新成立民间融资服务公司3家,培育上市后备资源企业8-10家。
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加强房地产市场全程监管,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范普通商品房、高档商品房市场化运作,合理引导住房建设和消费。增加土地有效供应,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依法规范物业管理,做到物业全覆盖、服务上水平。力争新开工商品房100万平方米以上,批准预售许可50万平方米以上。
四、突出城乡统筹,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做精做靓中心城区。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实现县城控规全覆盖。按照积极稳妥、有序开发的原则,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山水园林城市”目标,加大老城提升和新城开发力度。老城围绕“四片三点两水系一景区”,全力推进10大城市综合体、10大房地产项目和10大片区改造,提升建设卧佛寺公园、文化广场、天桥路、十泉路等工程,开通G9路南段、民主路东段等道路,完善城市绿化、亮化、雨水、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临海新城围绕“四中心五片区”,加快156座安置楼建设和回迁,完善西一路、西三路、北六路等路网建设,推进县医院应急中心、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县法院便民诉讼服务中心及一中新校区等重点工程。
做大做优特色城镇。以全省“百镇建设示范镇”为契机,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大店、突破板泉、优先发展重点镇,进一步优化县域城镇布局,年内创建市级园林小城镇2个。倡树差异化发展理念,建设一批工业主导型、现代农业型、商贸带动型和旅游型小城镇。以深化提升“五个一”为抓手,在项目建设、产业培育上下功夫,提速壮大镇域经济。
做美做活新型农村。深入推进“村社共建”、“两区同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和行政服务。继续深化乡村文明行动,扎实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着力推进农村大龄青年社区、整村搬迁社区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社区“四上、六化”水平。完成农房建设7000户,危房改造300户。
全面加强城乡管理。围绕“微笑城市、温馨城管、幸福莒南”目标,加快完善数字城管体系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违法建设、户外广告和市容环境整治,加快完善便民设施,新建农贸市场、公共停车场各1处。按照省级文明城市标准,全面提高城市净化、亮化、美化水平,塑造城市良好形象。深化城管执法重心下移,健全镇村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完善“全托管”和“村户清理收集、县镇转运处理”的一体化模式,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五、突出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激发临港经济新活力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动态清理机制,做到应减必减、该放全放。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三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县乡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稳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适时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制。
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跨越发展的生命线,立足“6+2”产业集群培育,突出招大引强,重点抓好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委托招商,主攻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前10强,着力引进一批高端高质高效项目。力争6大特色产业各落地一个10亿元以上项目,确保引进过亿元项目20个,其中过10亿元5个,过5亿元10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55亿元、境外资金3500万美元。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力争新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30家,实现进出口总额9.2亿美元。
全力推进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一区三园”建设。经济开发区着力发展冶金有色、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等产业,大力推进“园中园”建设,打造千亿级园区,积极争创省级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努力向国家级开发区迈进;临港产业园抢抓区位优势,加快污水处理厂等配套建设,突出发展冶金有色、石油化工和保税仓储物流。临港物流园重点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交通物流、港口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大店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加工、轻工等产业,完成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建设。坚持推进产城融合、镇园合一,壮大镇街特色工业项目聚集区。
六、突出生态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可持续发展
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治污项目建设,抓好大气污染综合整治,集中治理秸秆焚烧、“三小”企业、城市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健全“治、用、保”流域污染防治体系,强化面源污染防治;完善水质监测监管和预警应急体系,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坚决打赢迎淮考核攻坚战。完成新增造林8.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5%,争创山东省绿化模范县。
推进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拓展中水回用和分质供水,实施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新增清洁生产审核单位6家。重点抓好粉煤灰、冶炼废渣等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研发推广综合利用技术,促进产业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执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认真做好土地增减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工作,鼓励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不断提高工矿废弃地、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土地开发效益。力争全年报地3000亩,争创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全力抓好节能减排。认真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严控“两高一资”和落后产能项目上马;加快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继续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污染物减排工作,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污染防治。
七、突出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构建幸福和谐新家园
突出抓好惠民实事。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着力办好顺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落实积极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推进“全民创业”,新增城镇就业6160人,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规范各类用工行为,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新农合参合标准提高到400元,财政补助提高到320元。继续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工作,确保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全面完成12个镇街敬老院新建、改扩建任务,提高集中供养率。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公共租赁房900套,棚户区改造1100户。加快实施城区供热扩面工程,力争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建设投资4000万元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解决10万名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投资7909万元实施3.8万户农网改造工程,解决农村供电能力不足问题。稳妥推进城市公交,改善县城交通条件。全面完成省级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县工程,加快建设文莲路中段和北疏港大道,积极实施莒阿路路面大修工程,做好临岚高速前期工作。
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大力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提高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建设中小学校舍60处,规划新建县实验幼儿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争创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推广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提升改造镇街文化站,建设标准化村级文化大院80个,争创全省文化建设先进县。推进“六个一”平台建设,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和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县。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增加大病保险报销病种,争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县。积极做好双拥共建工作,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合法生育率达90%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5以内。深入推进“六五”普法,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大调解、大巡防、大技防”三大工程,构建“大安全”屏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继续推进“天网”工程,力争实现城乡全覆盖。积极推进“科技强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名制,全力防范安全生产事故。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健全完善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及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快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强买强卖、哄抬物价等行为,着力维护市场繁荣稳定。
各位代表,2014年工作还需要全县各条战线共同努力、奋力拼搏。我们要进一步夯实基层武装基础,强化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关心老龄、残疾人事业,抓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促进政府法制、统计、编制、史志、档案、烟草、丝绸、地震、邮政、通信、广电网络、住房公积金管理、红十字会、盐务、石油、医药等工作协调发展。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发展的新任务、百姓的新期待,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突出服务为先,坚持为民勤政。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把执政为民作为最高标准,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扎实开展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不摆样子,切实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有所难、必有所助,民有所求、必有所为。继续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全力办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打造最具影响力的政务品牌。
强化法治为上,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规范履职行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确保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认真执行县政府工作规则和各项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做好政府预算公开准备工作,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积极营造诚信守法的政务环境,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提高政府公信力。
落实责任为重,坚持高效理政。坚持立说立行、雷厉风行,对县委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严格按要求落实到位,提高政府执行力。坚持脚踏实地干工作,掷地有声抓落实,始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和钉钉子的精神,把各项工作一抓到底、落到实处,做到任务面前不磨蹭,敢打敢拼;矛盾面前不回避,敢抓敢管;困难面前不退缩,敢闯敢试;责任面前不推诿,敢做敢当,确保政令畅通。完善督查考核机制,以时间倒逼进度、以目标倒逼落实,努力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恪守清廉为本,坚持从严治政。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切实改进干部作风,精简会议、文件,提高办事效率。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改进公务接待,严控“三公”经费,降低行政成本。切实抓好预算执行动态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双审”制度,加强国有资产运营、土地出让、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的行政监察、审计和监督。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努力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时代的使命光荣而艰巨,人民的嘱托重于泰山。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谋跨越,信心百倍求发展,群策群力铸辉煌,为实现莒南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来源: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