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政府
朗读

高永胜在莒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莒南县人民政府网站 打印

——2013年1月16日在莒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莒南县人民政府县长 高永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回顾2012,全县人民激情创业、跨越争先,经济社会发展再创新佳绩

2012年是本届政府施政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三年倍增争进位、五年跨越建强县”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谋发展,凝心聚力求突破,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10亿元,增长13.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2:42.3:44.5;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4亿元,增长23.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亿元,增长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8亿元大关,达到8.1亿元,增长41.8%,总量和增幅分居全市第七位和第二位。

一年来,我们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临港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临港工业迸发新活力。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实施“433”工程①,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力突破。20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14亿元、增加值93亿元、利税28亿元,分别增长45%、19%和50.5%。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17家,比去年增加52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14家,其中过亿元1家。冶金有色、机械制造、化工医药、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71.1%。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1项,发展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3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授权专利256件。大力实施质量兴县、品牌带动战略,荣获省名牌产品2个,金胜粮油获市长质量奖,义信重机获市长质量奖提名奖。

现代农业展现新优势。粮食总产实现“十连增”,达到43.31万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7家,新认证“三品一标”②32个,新增农民合作社127家,新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133处、15.6万亩,玉芽、金龙湖成为首批“省级标准茶园示范基地”,我县被评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省烟叶生产先进县。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4.9亿元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590处,实施了小农水重点县一期、陡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浔河治理、文疃涝坡集中供水等重点工程,被列为全国水保监管能力建设县。新建户用沼气3000户,总数全市第一。外调生猪保持全市领先,连续六年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积极争创山东省绿化模范县,成片造林2.84万亩,获全市春季造林现场观摩第一名。完成坊前、相沟1.1万亩中低产田综合开发项目。扶贫工作扎实推进,被列为全省首批中央彩票公益金扶贫开发试点县。

现代服务业实现新跨越。物流业蓬勃发展,新发展物流企业22家,总数达81家,实现总产值20.32亿元。文化旅游业加快推进,完成《天马忠魂》实景演出、庄氏庄园二期建设,评审通过《莒南县浔河旅游带总体规划》,成功举办首届环天马岛自行车公开赛、休闲汇、“好客山东•魅力莒南”贺年会等系列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8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5亿元,分别增长19.3%和16.1%。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乐尚购物中心、尚都汇隆建材城建成启用。巩固提升“莒南模式”,着力推进“两个延伸”③,全省供销社大田作物生产经营服务创新推进会、基层组织建设观摩研讨会先后在我县召开。金融业稳步发展,新发展村镇银行1家、民间融资服务公司1家,鑫海、绿润成功发行全市首支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募集资金2.8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89.6亿元和106.9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34亿元和32.9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增投入、建载体、创机制,临港经济发展支撑力明显增强

临港经济拉开新布局。坚持凭蓝而立、向海而生,抢抓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和全省海洋产业联动发展重点示范基地等重大机遇,全力打造“一区三园”,拓展了临港经济8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已形成“七纵十横”道路交通网络。规模以上企业由72家增加到82家,入库税金3.9亿元,成为全市唯一迈入全省30强的省级开发区。临港产业园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三纵三横”路网框架,已落地过亿元项目4个,总投资13亿元。临港物流园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实施了“四纵三横”路网工程,已落地项目12个,总投资22亿元,成为全市首个专业物流园区。大店工业园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三纵六横”路网框架,已落地项目5个,总投资4.5亿元。涝坡、道口、洙边、文疃、相沟等乡镇专业园区规模初步显现。

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力开展“重点项目推进月”和“招大引强百日竞赛”活动,开工建设5000万元以上项目140个,完成投资80.76亿元。10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9.08亿元。用好用活“三大助推器”④,争取上级扶持项目33个、资金1.55亿元。全力招大引强,成功举办临港产业重点项目联合签约奠基竣工仪式,鑫海科技30万吨优质镍合金、煜基液压机械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地建设。全年实际利用县外资金40.2亿元、境外资金2205万美元。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完成进出口总额6.6亿美元,居全市第三位。

镇域经济实现新跨越。创新镇域经济发展“五个一”模式,加大督查考核奖惩力度,镇域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十字路、大店、坊前、涝坡、岭泉、洙边等6个乡镇成功引进过亿元项目落户“一区三园”,11个乡镇实施了5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扩张;12个乡镇全部启动了镇驻地社区和整体搬迁村农村社区建设,开工建设镇驻地社区13个、新型农村社区15个,住宅楼247座;新建乡镇投融资平台14个,11个乡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超过50%,所有乡镇均过千万元,十字路街道突破1.5亿元,坊前、板泉、大店镇超过3000万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强功能、优环境、提品位,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城市建设展现新气象。大力实施“双城同建”,不断拓宽城市发展空间。老城提升改造全面启动,重点突破“四片三点”,加快推进“5大综合体、10大房地产项目”,雅禾华侨城、裕隆国际二期、尚城府邸、新天地文化城等14个项目开工建设。实施了新建路、十泉路、黄海路、东环路等重点道路提升改造。北城新区新建安置楼69座,建成启用2.2万平方米的五洲广场,完成4.5公里的鸡龙河南岸防洪生态工程,开工建设西一路、西五路跨河大桥,启动建设中山名都、县医院应急中心、老年公寓和交警大队服务中心。莒南园—茶香人家荣膺第四届省园博会主题展园“大奖”和最佳设计奖。我县成功通过初审并被遴选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重点推荐县。大力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荣获全市县城管理责任区考核第一名,被授予全市创新县城管理进步县,创建和谐城管经验在全省推广。

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功能设施不断完善,乡镇驻地整体形象明显提升。大店“扩权强镇”、“百镇建设示范行动”顺利实施,古镇改貌、5万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扎实推进。板泉、坊前镇驻地沿街改貌呈现新特色。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沿路沿线8个乡镇116个村居全部纳入环卫保洁一体化,“三线一部”实现了常态化保洁、高质量保持。推进农村“三上五化”工程,90%以上村居达到乡村“五化”标准。交通路网更加完善,5.8公里的长深高速淮海路连接线基本完成,实施了道大、土苍、石沙、双中等路面大修37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17.5公里。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加快推进“生态莒南”建设,大店、岭泉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实施了干线公路、城区、村镇、荒山、水系5大绿化工程,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1.54%。鸡龙河湿地成功列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实施节能减排项目16个,万元GDP能耗下降3.43%。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及供热计量改革,完成改造6.8万平方米。实施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56个,节余建新指标1642亩。投资3200万元完成龙王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水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水域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一年来,我们坚持重民生、办实事、构和谐,人民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民生保障成效明显。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倾力办好“十项民生大事”、“十六件民生实事”,全年民生支出16.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6.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5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90元,分别增长20%和20.8%。群众对政府工作满意度明显提升,民意调查比2011年提高3个百分点。多渠道促进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6088人,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1.51万人。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增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各类保险参保人数和补贴标准逐年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适龄人员参保缴费率达到98%以上,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领保率达100%,城市低保金由每月260元提高到300元,农村低保金由每年1200元提高到1800元,发放城乡低保金3884万元,70%以上农村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加强残疾人救助,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80%。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经济适用房146套、公共租赁房132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632户。新建农村住房6860户,危房改造1630户。实施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配备热水器219台、蒸车127台。着力改善城区自来水质量,投资1.2亿元的第二净水厂输水管网工程现已基本完成,实现陡山水库至县城直接供水。扩大供热覆盖范围,集中供暖面积达到200多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成功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审,文明指数测评荣获全市第二名。稳步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总投资1.6亿元的34个集中建设项目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16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价平均降幅达38.7%,完成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2.87万人。加快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建成村级文化大院54个,提升改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100个,完成数字电视安装8万户。文化市场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文化环境得到有效净化。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连续22年获全市考核一等奖。实施农网改造升级惠民工程,4.3万户农村“低电压”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形成了“一线、一桥、一网络、一中心”⑤的“大群工”格局。完善提升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全面建成乡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建农村社区便民服务室22处。启动了行风热线广播电视同步直播,办理“县长信箱”和人民来信221件,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被评为山东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逐步完善,道路交通、校园安全、消防安全有了新保障。积极开展基层矛盾集中排查化解活动,圆满完成十八大安保维稳工作。大力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平安莒南”建设,为全县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民主法制逐步健全。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开展“政务程序年”活动,推行阳光政务,深化“三务”公开,强化“三资”监管,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8件、政协提案126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县公安局党委被党中央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三基联创”活动,开通运行“莒南明镜•农廉网”,加大审计、监察工作力度,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再上新水平,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政府法制、统计、物价、编制、史志、档案、农机、气象、丝绸、住房公积金、地震、邮政、通信、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红十字会、盐务、石油、医药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达维”台风和罕见的旱涝袭击,我们和衷共济,战胜灾害;面对输入性动物疫病突发事件,我们快速反应,科学处置;面对欧债危机和经济下行影响,我们砥砺奋进,逆势而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依法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奋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驻莒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在我县投资兴业的外地客商,向所有关心支持莒南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要不断开创科学发展、跨越赶超新局面,必须坚持科学研判、逆势而上,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必须坚持把握中心、盯牢目标,紧紧围绕“三年倍增争进位、五年跨越建强县”,全力突破临港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攻坚克难中创新工作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必须坚持民本为先、和谐发展,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第一追求;必须坚持凝心聚力、团结实干,科学从容抓谋划,雷厉风行抓落实,以实干实效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必须坚持公平透明、勤政廉政,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大项目支撑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四新一高”项目较少;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临港服务业规模偏小;城镇化水平不高,镇域经济相对薄弱;资源能源要素约束趋紧,环境承载能力较弱;财政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改善民生任务任重道远;政务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行政效能仍需提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展望2013,我们必须务实苦干,聚力攻坚,矢志不移开创科学跨越发展新局面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三年倍增计划”的决胜之年,也是迈向“三年倍增争进位、五年跨越建强县”奋斗目标的攻坚之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力扩大内需、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开放型经济水平;省委、省政府制定沂蒙革命老区配套政策,启动日照精品钢基地建设;市委、市政府突破县域经济,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为我们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县区位资源优势明显,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临港产业发展空间大,投资兴业条件好,随着长深高速、枣岚高速、晋中南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即将建成运营,必将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在延续,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周边县区加速发展、竞相比拼的态势,更让我们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形势。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和多重叠加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干劲,不断增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瞄准更高的定位、盯住更高的目标,勇攀发展新高峰,奋力开创莒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三年倍增争进位、五年跨越建强县”总体目标,牢牢把握跨越发展的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东接西融”⑥突破临港经济为主攻方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深入实施项目立县、工业强县、城镇靓县三大战略,大力推进临港新型工业、临港现代服务业、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四大重点,全面提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确保完成“三年倍增计划”,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等各项约束性指标。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围绕“四化齐进”,力促临港工业实现新发展

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集聚化。围绕产业链、价值链、财税链,推动工业企业“转调创”,深入实施“三百计划”,促进四大主导产业“链式”聚变。引导鑫海、旺达、嘉汇聚等企业加快发展,聚合上下游企业,做大冶金有色产业;推动义信、碧海、百特等企业加快科技转化,带动配套加工业,做强机械产业;扶持三方、协发、仁和堂等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做优生物化工产业;支持金胜、绿润、丰盛、华泉等企业产品升级,打造莒南花生及肉制品加工品牌,做响食品加工产业。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增长26%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增长18%以上;利税36亿元,增长27%以上;产值过亿元企业超过130家,过百亿元企业1家。

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加快传统产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动企业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对120家企业实施技改扩张。推动磨料磨具产业向集约化、高端化发展,高品位建设中国磨料磨具城;引导石材加工产业走集群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道路,高标准建设临港石材加工城;支持条柳编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新工艺、新产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打造中国柳编之都。

大力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发展“四新一高”产业,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重点扶持天宝空气能、国电风力发电、百特纳米新材料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加快构建高附加值、高科技、高层次产业结构。扎实推进三方氯黄酸、阜丰氨基酸、鸿泰氨基乙酸、钰源生物质能源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化。实施科技创新带动战略,实现重大科技专项新突破。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扶持申报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创新平台2家、市级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新培育创新型(试点)企业6家。加强企业家培训,设立专项培训基金,争取利用3年时间培养百名思维创新、视野开阔、勇创大业的企业家。建立健全人才引入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培养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科研团队,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突出实施“大好项目建设年”活动,实现临港产业大好项目建设新突破

举全县之力加快大项目建设。大项目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大项目支撑起莒南跨越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必须坚持大项目带动、好项目引领。实施“大项目百亿投入计划”,突出推进鑫海科技新型复合材料、临沂特钢高性能宽板带钢、大唐莒南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350万吨沥青扩能石化等投资过20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抓好五洲国际、雨润物流等投资过10亿元的物流项目;实施投资过5亿元的“6大综合体、10大房地产”⑦城建项目;加快建设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公益基础设施项目。抓好项目论证储备,以投资强度和亩产税收为筛选标准,科学谋划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全县项目储备库。

举全县之智推进招大引强。开展“招大引强深化年”活动,不断拓宽招商视野和领域,紧紧围绕工业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大力开展专业招商、以企招商、以情招商、定向招商,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招引一批产业链层次高、价值链效益高、财税链回报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实现大好项目的产业聚集。力争全年引进投资过10亿元项目3个,过5亿元项目6个,过亿元项目28个,确保实际利用县外资金5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力争新增进出口企业20家,实现进出口总额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

举全县之能打造园区经济增长极。加快打造“一区三园”是牵动全县的重大战略,是突破临港经济、实现跨越赶超的最大平台。坚持统筹运作,整体开发,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实现园区联动一体发展。坚持把经济开发区作为临港经济的主战场,着力推进扩容升级和优化提升,集中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机械工业园、生物化工园、食品工业园、中小创业园等“园中园”,尽快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推动经济开发区向千亿级园区迈进,全力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坚持把临港产业园作为临港经济的主阵地,按照“大基地、大园区、大产业”的定位,构筑东与六大港口和临港经济开发区融合对接、西与莒南经济开发区“一体两翼、两翼腾飞”的格局,大力培育冶金有色、特种钢、石油化工、保税仓储等大运输量、大吞吐量的产业。坚持把临港物流园作为临港服务业发展的先导区,东接港口,西融临沂,大力发展交通物流、冷链物流、港口物流,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坚持把大店工业园作为强镇建设的示范区,加快“四新一高”、机械加工等产业发展。完善园区设施配套,开工建设临港产业园11万伏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和大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坚持推进产城融合、镇园合一,做精做特乡镇专业园区,形成一镇一业发展格局。

三、突出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

着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按照“一园三块”的整体构想,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基本原则,把全县作为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进行统筹规划,着力打造三大特色农业板块。西部平原重点发展杞柳、瓜菜产业,中部丘陵重点发展花生、烟茶、花卉苗木产业,东部山区重点发展林果、优质花生产业,在全县突出构建花生、生猪、杞柳、茶叶、花卉苗木、瓜菜六大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加快发展现代渔业,打响“沂蒙浔”、“马鬐山银鱼”品牌。

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围绕“产业+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本着“两融合三整合”的原则,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基地品牌建设。加快融合工业化、城镇化理念,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加快融合生态文明理念和旅游文化元素,推进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统筹整合区域资源,优化区域空间,发展连片串线农业产业园区;统筹整合政策、资金,重点扶持10家龙头企业扩张升级,通过自建、合作等多种方式,建设产业基地;统筹整合项目、资源,依托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按照“六个统一”⑧的要求,着力提升8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力争新流转土地3万亩,新建优质农产品基地5万亩,种植烤烟2万亩,新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专业合作社15家,新增农业“三品”10个。围绕整体规划布局,力争每个乡镇建设1—2个农业高端高效产业化园区。

着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启动实施“大水网”建设,拦截沭河实施调水,构建库河相连、蓄引结合的大水网体系。加快推进小农水重点县、陡山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续建配套、涝坡集中供水、浔河治理等工程。扎实搞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彩票公益金和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洙边、涝坡1.5万亩农业中低产田综合开发。积极推动相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健全完善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做好涉农信贷、农机保障和气象服务等工作,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力提升壮大镇域经济。加快“富民壮镇强县”,拓展提升深化乡镇“五个一”。积极推动乡镇引进5亿元以上大项目落户“一区三园”,实现大项目集群发展;抓好现有企业5000万元以上技改扩张,实现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现现代农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加快镇驻地大社区和农村精品社区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搞好增减挂钩工作,拓展土地开发空间,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突出经济实力、招大引强、考核激励“三个导向”,推动镇域经济保持有份量、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增长。力争各乡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5%以上,十字路街道、大店镇增长40%以上。

四、突出“四轮驱动”,激发临港特色服务业发展新活力

做大做强临港物流业。充分发挥临港物流园平台作用,加快临港物流业发展,切实加强与全国知名物流集团合作,积极引进一批档次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大项目入驻园区,力争新发展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项目3个以上。着力推进“两个延伸”,加快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整顿再生资源市场,有计划、有步骤建立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打造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产业园区。

做靓做响文化旅游业。围绕“齐鲁红都、古镇庄园、卧佛奇观、圣水仙山”四大旅游品牌,深度开发县域旅游资源,着力构建“三大板块、九个组团”旅游格局。启动刘山、浔河旅游观光带开发建设。做好山东省旅游强县复核工作,开展“好客山东•魅力莒南”贺年会、休闲汇、天马岛全国钓鱼大赛、自行车公开赛等活动。大力扶持旅游配套建设,开发具有莒南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精品景点。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完成旅游总收入14.3亿元。

做优做活财税金融业。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形成骨干财源。做大做活现代物流业,培植新兴财源。做细做实财源建设基础性工作,不断提升财税征收能力。发展壮大金融服务业,推进农村信用联社银行化改革,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家、民间融资服务公司4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确保全年新增贷款40亿元以上。鼓励企业发行集合票据等业务,走多元化融资道路。建立企业上市激励机制,力争培育上市企业1家,包装上市后备企业3—5家。

做精做细娱乐餐饮业。突出娱乐餐饮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整合资源,加大扶持,策划包装推介金龙湖、玉芽茶叶、莒南花生、绿润板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打响莒南名吃名饮品牌。加快雅禾、裕隆、尚都、嘉禾、金城国际等高档酒店建设,尽快建成一批特色星级酒店。

五、突出城乡统筹发展,打造生态宜居新莒南

以精心规划引领城乡发展。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富民强县的最大载体、幸福莒南建设的重大平台,全面完善城乡开发空间布局,抓好全域一体化规划设计,实现“无缝隙”全覆盖。完善老城区、北城新区、临港物流园、临港产业园控规和城市色彩、生态水系规划。抓好重要路段、重点地块的城市精致设计,对南环路、隆山路、淮海路等道路两侧及重要节点进行提升设计。高标准实施村镇体系规划、小城镇控制性规划和城镇风貌设计,高质量完成省道沿路沿线整治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

以精品建设打造中心城区。推进老城提升改造和新城开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老城提升改造围绕“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明显改观,三年有大变化,五年再造一个新县城”的目标,扎实推进“四片三点”改造,加快实施“6大综合体,10大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西一路北段、民主路东段、富民路北段等重点道路,完成滨海路、黄海路、人民路西段、十泉路西段等路段弱电下地。启动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铺设配套管网21公里。按照绿色低碳、高端精致、生态宜居的理念,加快建设北城新区。积极推进鸡龙河北岸防洪生态工程,完善文化路、西一路、西五路等“三纵三横”道路网络,推进“五馆一中心”建设,确保西一路、西五路跨河大桥年内通车。全面建成158座安置楼,加快推进县医院应急中心、老年公寓、农信大厦、交警大队服务中心、法院审判中心、第二净水厂及管网改造等重点工程。

以统筹理念建设魅力城镇。着力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有社区、有商业区、有休闲广场、有小型污水处理厂、有明确建筑风格”的“五有”要求,提升小城镇承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小城镇。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建成15个社区并实现整体搬迁。大力开展“四上六化”工程⑨,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完成农房建设7000户,危房改造1100户。

以精细管理营造宜居环境。按照“严治、细管、长效”的思路,强化网格化管理,开展环境整治进社区、进村庄、进单位、进企业“四进”活动,推动环境综合整治向深处、细处延伸。推进和谐城管建设,实施数字化城管工程。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新建农贸市场1处、公共停车场1处。健全环卫保洁一体化运行机制,县乡公路沿线乡镇村居力争纳入一体化保洁。进一步优化交通路网,改造农村公路60公里,开工建设34.2公里的文莲国防公路,配合做好长深高速汀大路连接线、北疏港大道、枣岚高速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以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着力构建“两型”社会,推进生态莒南建设。强化环境保护,继续抓好城区空气质量改善、水质保障和饮用水源地保护三项重点工作。狠抓节能降耗,加快推进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改造,严控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做好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推进鸡龙河、浔河等河道治理,构建生态水系。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和山东省绿化模范县、省级生态县为抓手,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完成新造林6万亩,新增绿化30万平方米。

六、突出改善民计民生,构建幸福和谐新家园

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带着感情关注民生、带着真情倾听民意、带着真诚改善民计,将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继续深入推进“十项民生大事”,落实好“十五件民生实事”。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制定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农业、创业、就业“三业”富民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新增私营企业200家、个体工商户1500户。完善就业再就业保障制度,继续推动社保扩面提标,开展职业培训年活动,年内免费培训城乡劳动力1.4万人,新增城镇就业6160人,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新农合参合标准提高到350元,财政补助提高到280元。实施低保、“五保”对象医疗救助,开展“集善助残”活动。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经济适用房130套、公共租赁房200套、棚户区改造1200户。继续实施农网改造升级惠民工程,解决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不足问题。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中小学、幼儿园楼房6座,改扩建幼儿园14处,34座新建校舍和幼儿园全部投入使用,建成启用县第五小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重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完成2.8万名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任务。推进优生优育惠民工程,合法生育率控制在92%以上。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市场管理,免费开放“三馆一站”。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发放储粮仓5500个。加强统计数据分析和运用,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基础普查。深入推进“六五”普法,更加关注老龄事业,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合法权益,尤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和空巢老人的关怀帮助。扎实做好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编制、外事、侨务、史志、档案、住房公积金、通信、邮政、防震减灾、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对台、丝绸、盐务、石油、红十字会、医药等各项工作。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继续落实“一线、一桥、一网络、一中心”的“大群工”工作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筑牢“大安全”工作屏障,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突出抓好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危化品、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认真实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程,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不断增强处置突发事件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实施“天网”二期工程,推进“平安莒南”建设,确保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坚持勤政为民、廉洁高效,努力建设实干有为的阳光政府

各位代表,面对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人民的期盼,我们将牢固树立“实干兴县”理念,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全力加强自身建设,倾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让群众生活得更体面、更幸福、更有尊严。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规范科学的法治政府。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切实做到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推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促进政府工作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

坚持高效施政,建设真抓实干的效能政府。坚持把求实务实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大力倡树重实想、讲实话、务实干、谋实招、求实效的“五实”作风,推行“一线工作法”,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认真开展“政策措施落实年”活动,对党代会、人代会确定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任务,加强调度考核,强化时间节点,坚持跟踪问效,一抓到底,确保政令畅通。下大力气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和文件,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少讲话、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坚持阳光理政,建设诚信透明的公信政府。牢固树立“政府就是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优质高效为民服务。推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实行“一费制”收费,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规范土地出让、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农村三资等公共资源管理和权力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扎实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巩固扩大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各项建议提案。坚持民生为先,确保各项民生实事全部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的利益和实惠,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从严治政,建设风清气正的廉洁政府。严明法与纪的“高压线”、公与私的“警戒线”,推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健全“制度+科技”防腐机制,发挥监察、审计、财政职能作用,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大力提倡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减少迎来送往,严控“三公”经费,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更多精力放到优服务、促发展、保稳定上。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切实以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

各位代表!莒南的未来掌握在我们的手中,美好的家园需要我们去建设,幸福的生活需要我们去创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心无旁骛、凝心聚力、拼搏实干、大干快变,坚决打赢临港经济攻坚战,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新莒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来源: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