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政府
朗读

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莒南县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来源:莒南县人民政府网站 打印

莒南政办字〔2019〕50号


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县直有关部门、单位,莒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临港产业园管委会:

《莒南县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实施意见》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8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莒南县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实施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要求,加强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棚户区和片区改造项目等(以下简称居住区)配套非营利性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以下简称配套教育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使用工作,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的意见》(鲁政办字〔2018〕189号)、《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临政办发〔2019〕3号),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完善建设规划

1.编制城镇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在县城市规划委员会的领导下,县教体部门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参与,依据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2019—2035年的城镇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并确定近期、中期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布局规划。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将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布局规划纳入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居住区规划。(牵头单位:县教育和体育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各镇街、园区)

2.确定配套教育设施建设规划标准。配套教育设施建设规划,应统筹考虑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变动趋势等因素,根据县政府的统筹安排,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教育和体育部门牵头,县卫健、公安、统计、规划编研等单位科学测算本行政区域内每千人口的入学、入园人数,作为编制配套教育设施建设规划的依据。县城区一般以人口出生率18‰的标准编制配套教育设施建设近期规划。配套幼儿园服务半径原则上不大于300米;配套小学服务半径原则上不大于500米;配套中学服务半径原则上不大于1000米。符合教育设施配建要求的居住区,应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独立设置规模适宜的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新建居住区和旧城改造居住区项目,每3000—5000人口设置1所6个班以上规模幼儿园的标准规划建设配套幼儿园。规模较小、无法独立配建教育设施的居住区,应统筹在各居住区就近位置设置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规划建设配套教育设施,应符合省定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标准。其中,幼儿园不宜超过12个班,小学和初中不宜超过36个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不宜超过45个班,普通高中不宜超过60个班;幼儿园平均每班不宜超过30人,小学每班不宜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宜超过50人。鼓励开展小班化教学,设置小规模学校。(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教育和体育局、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公安局、统计局,各镇街、园区)

3.加强已建成居住区配套整改。已建成居住区现有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无法满足需求,或现有幼儿园和中小学校不符合规划条件及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根据县政府统筹安排,县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教体、规划编研等单位共同参与,补建(改建)配套教育设施。(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教育和体育局、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责任单位:各镇街、园区)

4.严格教育设施规划管理。现有居住区的扩建规划及新建居住区的规划,应征求教体部门意见,对不能满足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确定的教育设施规划布局要求、无法满足适龄儿童入学入园需求的居住区建设项目,不予办理规划许可手续。规划调整涉及教育设施建设调整的,应经教体部门同意。毗邻现有教育设施或教育设施预留用地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间距、消防、安全和环保等要求,不得影响教育设施的实施。配建教育设施的项目,开发建设单位进行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和报建时,同时提报教育设施设计方案,并单列教育设施相关规划指标,由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行政审批、规划编研等单位负责审查。(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行政审批服务局、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责任单位:县教育和体育局,各镇街、园区,各开发建设单位)

二、加强用地保障

5.优先供应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用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编制年度用地供应计划时,应优先安排配套教育设施用地。盘活的存量土地优先用于配套教育设施用地,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应通过新增用地计划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节余指标统筹解决。对于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用地应优先供应,及时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并依法划拨给教体部门。配套教育设施用地未熟化、没有达到建设条件的规划建设居住区,不予供给建设用地。(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园区)

6.加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用地管理。规划为配套教育设施的建设用地,不可挪作他用;确需调整的,应同等面积置换,位置应符合配套要求,并经教体部门同意。已经建成的教育设施需要调整的,经所属教体部门同意后,实行先建后调整,不得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教育和体育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园区)

三、优先配建教育设施

7.严格落实多同步原则。居住区项目配套建设的教育设施,应当与新建、改建居住区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分期开发的新建、改建居住区项目,配套教育设施应当与第一期居住区项目同步建成交付使用。(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保障中心、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责任单位:县教育和体育局、行政审批服务局,各镇街、园区,各开发建设单位)

8.实施配套教育设施建设“交钥匙”工程。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由开发建设单位投资建设,建设后无偿移交教体部门使用。在项目完成竣工综合验收备案后3个月内移交教育设施和全部建设工程档案,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对配套新建的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机构编制、人社部门应配合教体部门及时落实机构编制和师资配备。配套建设教育设施办成非营利性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教体部门负责监管,按照省定办学(园)条件标准提前配齐配足师资和设施设备,保障正常办学、办园。(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教育和体育局;责任单位:县住建局、行政审批服务局、住房保障中心,各镇街、园区,各开发建设单位)

9.配套义务教育学校由政府组织先期建设。配套义务教育学校由政府统一规划,先期组织实施。坚持配套义务教育学校与城镇居住区公共配套设施同步建设。(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责任单位:县住建局、财政局、教育和体育局,各镇街、园区,各开发建设单位)

四、加强建设管理

10.严格落实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住宅开发用地出让时,应将开发建设单位出资配建幼儿园、建成后无偿移交教体部门等内容列入建设条件意见书,建设条件意见书中应明确配套教育设施的建筑规模、建设标准、完成时限、投资来源、移交方式,作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补充文件。(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责任单位:县教育和体育局,各镇街、园区)

11.强化建设过程监管。建设条件意见书中明确由开发建设单位投资建设配套教育设施的,应与居住区首期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一并申报施工许可,不符合建设条件的,行政审批部门不予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居住区建设项目申报竣工综合验收备案时,应配套教育设施未与居住区首期建设项目同步完成建设的,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不予办理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手续,住建部门不予办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手续。(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行政审批服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保障中心;责任单位:各镇街、园区)

12.严格执法监督。需配建教育设施未与首期住宅项目同步开工建设的,由住建部门负责督办、整改;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施教育设施建设的,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出具认定意见,移送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开发建设单位擅自使用应移交的教育设施或擅自改变教育设施用途的,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行政审批服务局、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责任单位: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教育和体育局,各镇街、园区)

五、加强组织实施

13.加强组织领导。县发改、教体、公安、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审批、住建、综合行政执法、卫健、统计、规划编研等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意见尽快落实配套政策。各镇街(园区)要强化举办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的主体责任,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细则,完善落实规划委员会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的保障落实。(牵头单位:县发改局、教育和体育局、公安局、财政局、行政审批服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卫健局、统计局、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责任单位:各镇街、园区)

14.加强资金保障。财政部门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教体部门测算确定居住用地应承担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成本,纳入相关居住区土地熟化成本,由土地定价小组确定土地起拍价格,列入招拍挂公告文件。土地出让成交后,在土地出让金分成中,安排应分摊义务教育学校配建成本的等额资金,统筹用于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城镇居住区配套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收费减免政策。(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改局、教育和体育局,各镇街、园区)

15.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将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情况作为对各级履行教育职责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牵头单位:县教育和体育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园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