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刘明雷委员: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您所提的《关于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提案》收悉,您提出的建议主要围绕:我县高能级创新平台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问题,一是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实力不足,二是科技人才队伍匮乏。该项议题的主办单位是县科技局,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莒南县科技局紧紧围绕“科技翅膀”工程,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统筹谋划,精准发力,通过搭建校地企常态化交流、高能级科技研发、高层次人才汇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四大类平台,不断打造新质生产力转化新高地。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搭建校地企交流平台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科技对外开放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开展“走进高校”和“专家教授莒南行”系列活动,由政府引导,畅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动产业与专业精准对接,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先后开展“走进南京邮电大学”、“走进济南大学”、“走进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莒南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家教授莒南行”、“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莒南行”等系列对接活动12次,梳理县域企业技术需求80项、高校成果汇编6册。在6月份“走进济南大学”活动中,济南大学、莒南县人民政府、百特新材料、安特纳米四方联合共建“济南大学-莒南硅基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与济南大学共享机遇、公话发展、共谋未来。通过开展对接活动,帮助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对接58次,解决企业技术需求14条,带动企业投入研发资金6000万元,先后与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52家企业与113家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
(二)搭建高能级科技研发平台,推动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完善科技对外开放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市外创造孵化+莒南转化制造”合作机制,搭建“人才飞地”借智借力,在上海、青岛等地建设“人才飞地”3处,先后异地引进高学历科研人才22名,转移转化高校技术47项,实现飞地研发、莒南转化。积极打造莒南(济南)协同创新中心,聚焦我县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采取“政府主导、国企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营模式,采用“研发孵化在济南,成果转化在莒南”的异地借智、就地引才飞地新模式,目前已吸引17家企业入驻。积极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不断构建起以科技平台集聚全量创新要素的格局。2024年,鑫高益医疗设备联合临沂大学、青岛大学共建山东省肿瘤成像装备研制及诊疗一体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围绕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打造生化分析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技术交流的开放型平台。
(三)搭建高层次人才汇聚平台,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坚持需求导向,建强人才链,常态化遴选优质创新创业人才,建立重点企业人才库、高端人才团队培育库。实施“全域惠才”工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莒南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人才政策,推出16项人才服务项目,探索“全流程”“保姆式”服务,为人才成长“保驾护航”。碧海机械与大连理工大学刘东平教授就灌装机性能改进开展技术攻关,并计划联合申报2025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项目;亚洪塑胶针对PVC管道的升级改性的技术需求,通过政府牵线搭桥,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吴大鸣院士团队成功获批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并成功获批市级创新创业大赛。
(四)搭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平台,提升企业创新底蕴。聚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今年重点在专精特新产业园建设新材料园区,打造总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的山东国玉创新创业孵化器,建有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科技研发楼1.3万平方米,计划引进孵化塑料印刷、包装材料、硅基材料、高分子等新材料产业,延伸本地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并成功申报市级创新创业孵化器。
在产出科技成果的同时,莒南县积极推动成果转化落地,截至目前,全县有效发明专利达到465件。金胜粮油联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刘元法教授团队研发的高油酸浓香花生油及其生产工艺,帮助企业新增工业产值118.4亿元,利税5.8亿元,获得发明专利21项,实现万吨级规模产业化,在此基础上联合申报的“花生油脂与蛋白高值利用技术与产业化示范”项目成功获批2024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为企业争取省级科技专项资金92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更加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支持。目前出台的激励政策还是对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甚友好,“真金白银”奖励仍然是重点面向链主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获得激励支持的难度太大、参与度有限、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反映近年来我县在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出台的一些激励政策资金存在兑现拨付不及时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二是企业协同创新意识不够。部分企业还未真正成为技术研发投入和执行的主体,部分企业尚未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还不是自发地、主动地行为。我县产业链上游的部分中小型企业目标市场严重依赖下游的大企业,对科技研发、技术更新需求不足。产业链下游的高新技术企业产业整体水平比较成熟,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激情。企业之间沟通交流较少,科技协同创新较少,科技创新仪器设备等资源没有开放共享。部分企业还秉持着“同行是冤家”的陈旧理念,习惯于走量竞争,打“价格战”,企业之间交流亟需“破冰”。
三是科技创新人才短缺。科技创新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技能创新型实用人才严重短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近年来莒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但工作条件、家庭子女享受教育医疗服务等和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长期以来面临着本地人才外流和引进留住外来人才困难的双重压力,能够到镇街企业和农业科技企业生产一线扎根的人才更是缺乏。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积极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营造优渥科技创新环境。要进一步优化资金保障。通过落实科技创新相关政策,用真金白银提高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要加大激励宣传力度,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科技实力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要充分发挥新材料产业园区的作用,明确产业链招商重点,发挥国玉(莒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科技中介服务作用,吸引更多的科技中介服务企业入驻我县,依靠专业的科技服务吸引更多的企业补链强链,让我县更多的产业链具备创建四类平台的条件。
二是进一步提升骨干企业科技创新理念。产业协同创新,重点在链主企业,链主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重点在主要负责人意识的转变。要积极组织开展企业家培训工作,组织链主企业家前往先进地区进行参观学习。邀请产业创新专家开展科技创新专题培训班、专家讲座,提高全县企业家和技术骨干的科技素质和创新意识。组织企业之间开展交流座谈,提供链内企业交流的渠道,引导链主企业制定自身的科技发展规划及产业创新发展总体规划,激发企业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内生动力。
三是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人才的引领作用。坚持“服务产业抓人才、产业发展聚人才”工作理念,持续推动校地才企融合发展。持续加强人才对接联系,做大“链”上人才智库,为重点产业用才企业匹配更多专家人才,用好“候鸟专家”资源,将“候鸟专家助企”从新材料领域扩展至冶金钢铁、装备制造等领域。同时,积极推进“人才之家”“博士之家”打造,为涉莒人才和在外人才提供更多暖心服务。积极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莒南(济南)协同创新中心链接省会经济圈的辐射作用,力争在人才对接、项目招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莒南(无锡)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将招才引智延伸至“长三角”地区。
再次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欢迎您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莒南县科学技术局
2024年10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单位及电话:莒南科学技术局 721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