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10月24日上午,莒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莒南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田广东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县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
赵景超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县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县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
王锡锋 县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药物科负责人
近年来,莒南县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民生健康福祉,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山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县”“山东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全国第七次暨山东省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功争创全省成人预防接种健康处方试点、全省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试点。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臻完善。一是打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高地。我们坚持规范化、实效性并重,在稳步提升规范管理水平基础上,逐步扩大覆盖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75.73万余份,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达97%以上。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477个,全人群签约率达61.3%。二是持续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以机构提质增效为根本,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提升基层基础设施、设备人员和业务管理水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7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机构。通过以评促建,基层医疗机构在功能设置、资源配备、服务能力、运行管理等软硬件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三是提升重点人群保障能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有力有序,每千人口托位数达3.8个。全面实施农村和城市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累计惠及适龄妇女40余万人次。千方百计保障母婴安全,对孕产妇开展风险筛查,纳入专案管理,守牢母婴安全底线,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至0、1.96‰、1.57‰。
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档升级。打造精品国医堂8处,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192个,可提供6类10项以上中医技术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2022年8月打造县域智慧共享中药服务平台,实时流转、监管、采集中药处方,为患者提供调剂、煎煮、包装、配送等一站式用药服务,解决群众取药慢,煎中药不方便的问题。全县共有18家医疗机构接入共享中药房平台,累计调配中药处方6.6万余张,调配处方39.8万余剂,代煎中药22.3万余剂,免费配送6万余人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事业发展保障持续发力。近年来,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稳步增长,截止2024年6月,全县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分别达到4924张、5995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达到2293人、2533人。近三年累计招聘医疗卫生类人才436名,引进高学历人才16人,安置公费医学生45名。
四、健康莒南行动统筹推进。做实强院带弱院工作,“强院带弱院”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县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医院对口帮扶5家乡镇卫生院。强化科普宣传,“健康莒南”微信公众号等政务媒体平台年均推送健康科普等各类信息300余条;联合县融媒体,开设《健康教育大课堂》《妇幼健康之家》等健康科普专栏,健康科普专家现身说“法”,取得了良好社会宣传效果。深入开展“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将人民群众急需、适宜推广、易于掌握的健康知识、健康政策主动送到群众身边,筑牢群众健康防线。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打造群众身边的沉浸式健康教育基地,建设并命名3家市级健康教育基地,省级健康教育基地达到2家,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获取健康知识。2023年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3.06%,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省级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创建省级卫生村266个,占所辖村总数的96%以上,6个镇通过国家卫生乡镇省级评审。
答记者问
01请问,在创新服务举措,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品质方面,我县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锡锋(县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药物科负责人):
一、三个关键做“加法”,让群众看病更“暖心”。一是找准关键人。将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家庭,解决长期卧床病人或需要上门护理服务患者“离院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累计上门开展插尿管、胃管等护理服务267次。二是找准关键事。依托医共体推广“互联网+远程诊疗”,累计完成远程诊断报告5.2万余人次;全县162家村卫生室搭建“心电一张网”,累计完成远程诊断378人次。三是找准关键点。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均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导诊咨询、病例复印等集约化服务。
二、多措并举做“减法”,让诊疗流程更“省心”。一是推行床旁结算。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面推行“床旁结算”,今年以来,累计办理床旁入院1.4万人次,床旁出院3.6万余人次。二是优化门诊服务。设置“慢病门诊”,实行“一人一诊室”,推广“一次挂号三天有效”“住院免押金”,解决了患者就诊繁琐问题和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三是实施多科诊疗。组织多学科成立专家团队,为疑难杂症、多重疾病等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三、三项改革做“乘法”,让健康服务更“放心”。一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县人民医院新院区2022年7月全面开诊,建成影像检查、心电诊断等县域医疗服务中心和卒中、胸痛等县域救治中心。统筹推进县人民医院黑虎山院区、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等项目建设。始终把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作为医疗机构发展的核心工作,目前共有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1个,市级临床重点学科5个。二是深化医防融合改革。在基层医疗机构探索推行诊疗、健康、疫苗“三张处方”,作为全市先行试点,7月份,在县疾控中心举办了启动仪式。目前,已开具处方1082张。三是深化基层医疗改革。结合新一轮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建成省、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11处、55处,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就近就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三大行动做“除法”,让群众看病更“安心”。一是开展监督执法“蓝盾行动”。围绕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依法执业风险防控、民营医疗机构医疗乱象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刀刃向内纠治不正之风,不断规范行业秩序。二是实施“平安医院”创建行动。健全完善警医联动机制,二级综合医院全部设置了警务室,配备了专业保安人员;同时,成立药事、院感等18个县级质控中心,医疗质量安全实现同质管理。三是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整治”行动。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强化主动监督监管,推进医德医风建设,推动医疗领域风气风貌持续向好。
02请问,我县在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田广东(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县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
一是完善村卫生室设施设备。根据村庄规划和人口情况,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做好村卫生室和中心村卫生室设置规划,大力推进村卫生室房屋产权公有、填平补齐和乡村一体化管理。2024年,重点改造亟需整改提升的99个薄弱村卫生室,目前,已全部完成改造提升,97处村卫生室通过市级验收,2处村卫生室等待市级验收。全县村卫生室公有化率达84.8%,超过了全市80%的标准要求;2025年年底前,不少于300个村卫生室实现“五有三提升”;2026年年底前,全县按人口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普遍实现“五有三提升”,达到有观察诊查床、有智慧随访设备、有康复理疗设备、有必要的检查设备、有卫生厕所和冷暖空调,实现服务能力提升、诊疗环境提升、管理水平提升。
二是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对照《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2022年版)》,按照“省级统筹、市级指导、县级主责”原则,按照PDCA要求,开展村卫生室制度建设、能力提升和效果评价。在服务人口2000人以上、非卫生院所在地的集聚提升类和城郊融合类村庄,高标准建设不少于30个中心村卫生室,房屋面积(含厕所)原则上不低于150平方米,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康复室、健康教育和公共卫生室等分室设置,支持设置中医阁、检验室、心电图室、值班室等,卫生厕所布局合理,有条件的鼓励建设室内水冲式厕所,鼓励配置血分析仪、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健康一体机等设备。
三是改善诊疗环境。强化政府办医主体责任落实,村卫生室房屋实行政府(集体)建设、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乡村医生无偿使用、产权完全公有,镇街和村(社区)不得挤占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对尚未实现产权公有的村卫生室,通过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等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利用闲置废弃的房屋土地盘活、争取社会各界帮扶援建等方式,加快推进产权公有,2025年年底前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面实现房屋产权公有。全县村卫生室全面推行6S管理,开展服务环境整理、整顿和清洁,切实改善环境卫生;健全完善制度,规范诊疗行为,优化服务流程,保障群众就医安全。
03请介绍下今后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规划打算?
赵景超(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县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县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
一是全力提高诊疗服务水平。高质量推进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打造重点专科,逐渐形成“院院有特色”的医疗服务格局;创新医疗服务新模式,创新推出更多便民就医新措施,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组织更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争创国家推荐标准。强化人才队伍,完善重点科室建设,继续推进“万名医生下基层”、“强院带弱院”、“业务院长”选派等工作,打造一批医疗名片。
二是全力完善公卫保障体系。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促进医防融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效果;科学布局县内医疗资源,打造区域诊疗次中心;继续开展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让群众“近”享优质医疗服务。
三是全力加快中医药创新发展。加强中医药工作组织管理,将基层中医药服务打造成网络健全、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中医药防治康养融合发展的完整体系。继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开展优势专科建设,加大中医药文化传播力度,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中的独特作用。
四是全力增强疾病防控能力。加强县域实验室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应急检测能力,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畅通信息报送和应急值班制度,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加大应急能力培训和实战演练力度,规范应急处置,不断提升卫生应急反应能力。完成各级健康企业、健康营养单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