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10月21日下午,莒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李文玉 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孙钦明 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全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采取丰富文化供给、提升文化阵地、强化文艺创作等措施,不断提高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丰富文化供给,文化活动精彩不断。今年以来,县文旅局相继主办或承办了2024莒南春晚、全市“四季村晚”、“百团汇演”启动仪式、临沂市第二届晒书节、第二届“沂河之夜”小戏小剧展演莒南专场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0余场,常态化举办“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书香润万家”阅读推广、“Yes!博物馆”文博研学、非遗展示体验、“艺”莒南公益培训等群众文化活动800余场,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由县文旅局申报的文疃镇文疃村“村晚”获评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8月28日-30日,“舞动沂蒙山”全国群众舞蹈邀请展演在莒南成功举办,来自重庆、上海、内蒙古、海南、广西、青海、陕西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14支优秀群众舞蹈队伍同台竞技,为广大群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人民网、央视网等近20家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该活动被作为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典型案例,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人才培训班上进行全过程、示范性讲解展示。10月3日-5日,莒南县群众广场文化艺术节隆重举办,活动突出群众主体,每场参与观众万余人,通过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科普宣传等形式,营造全民共享文化成果、共度国庆佳节的浓厚氛围。
二、提升文化阵地,文化空间提质增效。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配备音响、锣鼓家什等方式,提升村级文化服务场所120处,强力推进镇街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十字路街道、板泉镇、文疃镇综合文化站获评省级一级站,大店镇等8个镇综合文化站获评省级二级站,坊前镇等5个镇综合文化站获评省级三级站。坚持“三馆”免费开放,5月1日至10月7日期间,延长开放服务时间至19时,满足群众夜间文化生活需求。拓宽社区阅读圈,打造永泰社区、学苑社区、乾海星河诗书长廊等城市书房,并统一挂牌临沂市“琅琊书房”,不断扩展社区阅读服务空间。为了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县文旅局积极利用周末、法定节假日等重要节点,在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开展文化展览、阅读分享、文博研学、传统文化体验、公益文化培训等活动,切实提升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品质,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三、推进文艺创作,小戏小剧硕果累累。县文旅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深耕文化沃土,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机构保障,不断提升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工作水平。连续三年举办群众性小戏小剧大赛,以赛促学,以赛育才,以赛推优,累计打造《乡村心路》《魂归故里》《转变》《让房》等群众性小戏小剧精品50余部。今年挂牌成立了莒南县小戏小剧创演工作室,举办了剧本创作座谈会,开展结对辅导50余次,创作《一封家书》《喜盈莲水湾》等18部原创小戏小剧。《让房》被评为临沂市2024年上半年小戏小剧优秀剧目,并入选了第二届“沂河之夜”小戏小剧展演启动仪式,小剧《一封家书》入选“中华颂”第十四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并赴京展演。坚持“为群众送小戏小剧”和“群众演给群众看”两种创演模式,先后组织小戏小剧精品《一门三英烈—刘永良》《对话与思念》参加“舞动沂蒙山”全国群众邀请展演采风、“2024无锡学院-莒南县、临港区校地才企融合发展大会”,“沂河之夜”小戏小剧展演莒南专场绽放沂河两岸,吸引观众近万人,结合“一村一年一场戏”推进小戏小剧“五进”演出,今年已累计演出500余场次,惠及群众15余万人次,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下一步,县文旅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继续送文化服务、强文化阵地、育文化人才,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莒南贡献文旅力量!
答记者问
01近年来,“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公益演出活动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作为一项惠民活动,文旅局是如何提升群众观赏体验的?
李文玉(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2024年,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坚持将开展戏曲进乡村暨“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公益演出活动作为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手段。截至10月21日,全县273个行政村,已完成送戏下乡演出661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坚持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政府购买、院团演出、群众受益”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将全县送戏下乡工作分成东、西两个片区同步开展,文化惠民机制逐步完善。研究制定了《莒南县2024年戏曲进乡村暨“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工作方案》,明确了今年送戏下乡演出场次和步骤,惠民演出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严格把控节目内容。严格演出公司、镇街综合文化站、县文旅局三级审核制度,确保每场演出不少于90分钟,戏曲类节目至少占演出节目的50%。演出节目多以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主题,通过戏曲、歌舞、小戏小剧等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弘扬新风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是努力提高群众知晓率。针对惠民演出各环节,不断扩大宣传范围:演出前,通过村级广播大喇叭、微信群、张贴演出预告单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观看率;演出时,通过直播等形式与线下演出结合,拓宽观演渠道;演出结束后,将精彩的文艺演出视频、照片转发微信群等,持续提高演出影响力。
四是强化督导保证质量。县文旅局成立由班子成员带队的8个督导组,对全县16个镇街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结合线上监管,围绕节目质量、舞台搭建、现场氛围等重点环节强化督导力度,通过“用心办”和“细心管”实现了送戏下乡活动的高质量开展。针对演出计划未覆盖的自然村,督促各镇街文化站通过挖掘文艺演出爱好者、壮大演出队伍、丰富演出形式等方式,将惠民演出向自然村延伸,截至目前,各镇街已自行演出近200场次。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好送戏下乡演出和提升群众幸福感结合文章,将群众性小戏小剧精品纳入演出内容,努力增强节目吸引力。同时,引导各镇街落实文化建设主体责任,努力实现惠民演出自然村全覆盖,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
02近年来,我县公益文化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深受群众欢迎,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孙钦明(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县文旅局积极探索建立基层文化指导员制度,组织专业文化指导员奔赴基层一线,目前已累计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常态化开展“艺”莒南公益培训班,每年组织开展国画、书法、声乐、剪纸、广场舞等专业培训20余期,培养文艺骨干1000余名,辐射到全县各个层面,提高了群文活动的整体水平。今年以来,重点举办了莒南县小戏小剧编创培训班、小戏小剧创演工作座谈会,邀请市局专家进行培训授课,针对小剧剧本创作、情节人物刻画等方面进行了提升打磨,成立12个小戏小剧联络组分别到各镇街进行具体业务辅导,推动全县群众文化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03深入推进文化“两创”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也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请问莒南县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效果?
孙钦明(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近年来,莒南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两创”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有关决策部署,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提高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文化强县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
一是以活化利用为关键,激发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加大板泉镇高榆木梳制作技艺、大店镇薛家窑泥陶烧制技艺等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力度,发展木梳、泥陶、花生油加工、柳编、石雕石刻等产业,拓宽群众致富渠道。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艺术创作,打造原创歌曲《木梳情》、原创舞蹈《“梳”情沂蒙》等文艺精品,广泛组织巡演,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质。大力发展庄氏庄园红色文化研学、厉家泉采茶文化体验等研学游、文化体验游,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具吸引力、体验感、烟火气。
二是以节会活动为载体,深挖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近年来,莒南县积极举办或承办“石雕石刻”艺术节、高榆木梳文化节、沂蒙绿茶节等文旅节庆活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群众生活密切融合。其中,今年5月份,承办的“书香琅琊 册府千华”第二届临沂晒书节活动,“晒”出了全市十余家古籍收藏单位以及个人藏品中精心遴选的古籍文献116种806册、老课本430余册、谱牒100余册,活动现场另设置了非遗展示、庄氏文化、新华书市等展区,全方位展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是以共建共享为目标,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加强城市书房、莒南县北城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依托公共文化阵地年均开展“Yes!博物馆”文博研学、“书香润万家·听事吧”阅读推广、非遗项目沉浸式体验、古琴培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100余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同频共振,形成了全民参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