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计量、标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是资源高效利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总体安排,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九部门组织编制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作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保障方案之一,明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工作总体部署,为相关行业、领域、地方和企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二、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重要文件之一,《实施方案》编制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有关部署,坚持系统观念,突出计量、标准的基础引领与源头把控作用,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支撑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一是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与标准顶层设计与协同联动,系统谋划,稳妥实施,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结构,积极构建统一协调、运行高效、资源共享的计量、标准协同发展机制。
二是坚持科技驱动,技术引领。加强计量、标准技术研究,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和应用。围绕绿色低碳技术成果,推进科技研发、计量测试、标准研制和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形成一批重大计量科研成果,研制一批国际引领标准,发挥计量、标准的先行带动和创新引领作用。
三是坚持夯实基础,完善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加强基础通用标准制修订,实现标准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推动计量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提升计量、标准支撑保障能力和水平。
四是坚持开放融合,协同共享。充分发挥部门、地方、行业、企业作用,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计量、标准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和综合应用。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计量、标准组织活动,加强计量、标准国际衔接,加大中国标准国外推广力度,促进国内国际协调一致。
三、对于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设定了哪些工作目标?
《实施方案》锚定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大气、水、土壤、固废与温室气体等多领域减排要求,将标准计量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各领域目标有机衔接。同时,充分考虑标准计量体系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协调性,既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关键期,提出到2025年和2030年的分阶段目标要求,也放眼长远,提出到2060年的长远目标要求。
到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碳相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能力稳步提升,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测量能力基本具备,计量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碳排放技术和管理标准基本健全,主要行业碳核算核查标准实现全覆盖,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标准指标稳步提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关键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协同推进。新建或改造不少于200项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制修订不少于200项计量技术规范,筹建一批碳计量中心,研制不少于200种标准物质/样品,完成不少于10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外文版本),实质性参与不少于30项相关国际标准制修订,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供给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到2030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更加健全。碳相关计量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碳计量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计量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凸显。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标准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非化石能源标准体系全面升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及生态碳汇标准逐步健全,标准约束和引领作用更加显著,标准化工作重点实现从支撑碳达峰向碳中和目标转变。
到2060年,技术水平更加先进、管理效能更加突出、服务能力更加高效、引领国际的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
四、《实施方案》中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都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明确了哪些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
《实施方案》首次构建了多维度、多领域、多层级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提出了碳排放基础通用标准、碳减排标准、碳清除标准、碳市场标准等四个方面标准的范围。这些标准广泛应用于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林业草原、金融、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领域中,支撑地区、行业、园区、组织等各个层级实现“双碳”目标。
在碳排放基础通用标准方面,重点是开展术语、分类、信息披露等基础标准制定,完善不同层面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标准。制定碳足迹、绿色低碳评价、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等标准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规划设计、实施评价标准,夯实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基础,着力解决行业、企业、重点产品等不同层面碳排放核算标准覆盖面不足、方法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
在重点领域碳减排标准方面,重点是完善节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基础设施低碳升级、农业农村降碳增效、公共机构节能低碳、资源循环利用等10个方面的标准,重点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部署,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全面标准支撑。
在加快布局碳清除标准方面,重点是加快生态系统固碳和增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直接空气碳捕集(DAC)等碳清除技术标准研制,这些负排放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所必须的,但目前技术和标准还存在较多空白,因此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协同推进,尽快补齐短板。
在市场化机制标准方面,重点是加强绿色金融标准、碳排放交易相关标准规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标准等制修订,支撑碳交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工作,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供有效标准支撑。
五、《实施方案》如何具体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实施方案》提出四项重点行动:
一是开展双碳标准强基行动。加快完善碳排放监测、核算、核查、报告与评估等碳达峰急需的基础通用标准,2023年前完成30项国家标准制修订。支持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团体制定高质量的双碳团体标准,建立区域协同的双碳标准实施机制。
二是开展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加大强制性能效标准及测量评估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快重点行业能耗限额标准提升,推进车辆燃油经济性及能效标准制修订,2025年前完成100项能效能耗标准及配套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建立能效能耗标准实施监测统计系统,推动能效“领跑者”和企标“领跑者”,鼓励重点区域根据碳达峰需要提前实施更高的能耗限额指标。
三是开展低碳前沿技术标准引领行动。推进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制,开展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国家标准验证点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原创性、高质量前沿绿色低碳技术标准,2025年前完成30项前沿低碳技术标准制定,以标准先行带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突破。
四是开展绿色低碳标准国际合作行动。加大节能、新能源、碳排放、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国际标准的实质性参与力度,2025年前联合国际标准组织成员共同制定30项绿色低碳生态国际标准。
2022年7月,标准委已经下达第一批72项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计划,其中44项将同步开展外文版编译,涉及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核查、重点节能降碳技术、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后续我们将持续加大“双碳”标准制修订工作力度,加强标准协调,做好重点标准宣贯,推动标准有效实施,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六、《实施方案》在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方面有哪些具体任务?
《实施方案》围绕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提出了3个方面的9项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体系。加强基础前沿计量技术研究,建立健全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加快绿色低碳共性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加强碳计量监测设备和校准设备的研制与应用。加强煤炭、电力、钢铁、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探索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领域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转变。
二是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计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碳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和重点行业碳计量监督管理规定,研究建立碳计量监测、碳计量审查和评价等制度。成立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加强碳计量政策研究和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加强计量监督管理,开展重点排放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和碳排放计量审查,建立健全碳排放测量管理体系。
三是健全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服务体系。强化社会公共计量服务,建立一批国家碳计量中心,搭建碳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行业领域计量服务,建立健全电力、钢铁、建筑等行业领域能耗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强化计量数据的采集、监测、分析和应用。加强第三方计量服务,积极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碳计量服务机构。
七、《实施方案》在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方面有哪些重点工程?
《实施方案》围绕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提出了5项重点工程是:
一是实施碳计量科技创新工程。针对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计量技术瓶颈问题,加强碳计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实现计量协同创新,为低碳技术研究、清洁能源使用、能源资源利用、碳汇能力提升、碳排放核算、碳排放在线监测、碳排放量反演等提供计量技术支持。
二是实施碳计量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面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战略需要,布局一批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及配套基础设施,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名录、标准物质清单,夯实绿色低碳计量基础。
三是实施碳计量标杆引领工程。在部分企业、园区和城市开展低碳计量试点,探索碳计量路径和模式。梳理形成碳计量典型经验和做法,树立一批碳计量应用服务标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示范。
四是开展碳计量精准服务工程。鼓励各级计量技术机构组建碳计量技术服务队,开展计量专家走进企业、走进社区服务低碳行活动,为企业、居民提供节能降耗、绿色生活等绿色低碳技术咨询服务。组织编制企业碳计量服务指南,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推进企业提升碳排放计量能力,为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提供计量技术支持,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进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提升绿色创新水平。
五是实施碳计量国际交流合作工程。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计量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组织的碳计量相关技术研究和计量比对,推动我国碳计量能力与国际接轨和互认。发挥我国在全球计量治理中的作用,深度参与国际碳计量相关战略制定,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碳计量规则和规范的制修订,推动碳计量领域“一带一路”国家的对接合作和共建共享,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八、请问如何保障《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
《实施方案》印发后,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安排部署,抓紧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的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依托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和全国计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重要事项。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专项协调机制,加强技术协调和标准实施。
二是加强激励支持。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关键计量技术研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以及相关基础通用和重要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等工作。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研究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智库,加强顶层制度研究和政策推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理念的应用型、复合型专家队伍。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人员与碳排放管理员的培训,提高碳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人才队伍的计量标准专业能力。
四是加强实施评估。加强对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的定期评估,分析进展情况,提出改进措施,适时调整标准计量体系建设重点。开展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情况的监测,及时总结典型案例,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做好与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部署的有效衔接。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