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政府
朗读

健康心理----十条标准

来源:县卫计局 打印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若心理不健康会影响生活质量,最终影响甚至损害生理健康。

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一个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当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调整,必要时求助于专业心理和精神科医生。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如果缺少安全感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恰如其分的判断,利于情绪稳定。如果高估自己的能力,勉强做超出能力的事情精神会遭受打击;反之,如果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同样可能导致抑郁情绪。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生活目标的制定要符合自身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等实际,留有余地。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不要脱离社会生活

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多参加社会活动,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适应环境。除工作、学习外,还要多参加旅游、文化体育等休闲活动,加强与自然、社会的接触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才能更多地体会到幸福感和满足感。比如,一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既具备能力,又有兴趣,就容易成功并体验到满足感;反之,不喜欢或能力不足时,就会感到烦恼,需要及时调整,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不断学习新事物会减少职业耗竭,增加生活的多彩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3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

8.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看法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要善于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不愉快的情绪需及时释放或宣泄,否则会影响身心健康。

9.在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给平适度满足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使个人的工作生活更有弹性,有利于保持对工作生活的激情和活力,增加幸福感。正所谓“知足常乐”。

10.在维护团队精神的情况下,较好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人的个性的充分展现既不能损害团体利益,也不能妨碍他人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个人要尽量做到:多做利己利人的事,少做利己不利人的事,不做既不利己又不利人的事。(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